电脑硬件的知识
作者:晨曦发布时间:2023-02-26浏览:458
电脑硬件知识 硬件是指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是一些实实在在的有形实体。简单地说,当我们买回电脑,从商场里搬回家的那套东西统统都是硬件。
基本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等。
我们看到的家用电脑,通常是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以及音箱等组成。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等都装在主机机箱内,不打开机箱从外边看不到;键盘、鼠标属于输入设备,而显示器、音箱、打印机则是输出设备。当然,电脑的硬件远不止这些,常见的还有光盘刻录机、扫描仪等。 1M等于多少kb? 大家应该知道不管是网络文件还是宽带带宽又或者是手机上网流量,其单位都是M(兆),很多朋友手机一般选用5元包30M流量,一般上网Q,浏览一些手机网页都够用。
也因此有很多新手朋友经常会问我1M等于多少Kb或者1M有多大? 如果经常用电脑上网的话,您可能对这个概念相当了解,因为我们经常要在网上下载歌曲与一些软件,一般来说一首MP3音乐文件的大小是4M左右;一部电影的大小大约在200M-600M不等,其大小取决于影片的长度与清晰度;还有大家比较常提到的宽带问题,比如一个4M电信宽带等,这其中都涉及到了M,那么1M等于多少Kb呢?答案如下: 所谓的 KB MB GB TB 是指内存大小的单位 他们都有 B , 所以先说说B 吧, B是一个电脑存储的基本单位(字节),1个英文字符是1个字节,也就是1B,1个汉字为2个字符,也就是2B。 然后再说 K ,数学学过吧, K 是千的意思, KB也就是1000字节,但计算机的运算和数学有所不同,是1024字节为 1KB,所以说 1024B=1KB 再说 M ,M 是兆的意思,运算也是类似 , 以1024进一位, 也就是说1024KB=1MB 接着 G ,依此类推 , 1024 MB = 1 GB 综上所述 1024 B = 1 KB ; 1024 KB = 1 MB ; 1024 MB = 1 GB 通常所的M单位中文读“兆”符号位MB简称M,其换算单位为:1MB=1024KB 我们简称为 1M=1024K 比M更大的单位是G,比M小的单位是K,之间的倍数是1024.具体换算关系如下: 1G=1024M 1M=1024K 1K=1024B(字节) 比GB更大的单位有TB、PB、EB、ZB、YB等等,TB以上由于容量已经相当大了,一般在电脑中很少会遇到。 小提示:关于1M等于多少Kb?相信你可以随口说出是1024KB了,其实很简单,仅仅是一概念,灵活应用即可! 电脑cpu主频是什么,cpu主频越高越好吗? 当我们讨论电脑硬件时,经常会提到“电脑cpu主频”这样一个名词,然而电脑cpu主频是什么呢?相信有很多电脑入门的新手朋友还不是很明白,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脉冲信号在电子技术中是一个按一定电压幅度,一定时间间隔连续发出的脉冲信号。
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周期;而将在单位时间(如1秒)内所产生的脉冲个数称为频率。 所谓的频率是描述周期性循环信号(包括脉冲信号)在单位时间内所出现的脉冲数量多少的计量名称;频率的标准计量单位是Hz(赫)。电脑中的系统时钟就是一个典型的频率相当精确和稳定的脉冲信号发生器。
频率在数学表达式中用“f”表示,其相应的单位有:Hz(赫)、kHz(千赫)、MHz(兆赫)、GHz(吉赫)。其中 1GHz=1000MHz,1MHz=1000kHz,1kHz=1000Hz。计算脉冲信号周期的时间单位及相应的换算关系是:s(秒)、ms(毫秒)、μs(微秒)、ns(纳秒),其中:1s=1000ms,1 ms=1000μs,1μs=1000ns。
电脑CPU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并没有直接关系。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存在一定的关系,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公式能够定量两者的数值关系,因为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缓存、指令集,CPU的位数等等)。 由于电脑CPU主频并不直接代表运算速度,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主频较高的CPU实际运算速度较低的现象。比如AMD公司的 AthlonXP系列CPU大多都能已较低的主频,达到英特尔公司的Pentium 4系列CPU较高主频的CPU性能,所以AthlonXP系列CPU才以PR值的方式来命名。
因此主频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这点在我们电脑装机时要引起注意。 电脑CPU主频不代表CPU的速度,但提高主频对于提高CPU运算速度却是至关重要的。 假设某个CPU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运算指令,那么当CPU运行在100MHz主频时,将比它运行在50MHz主频时速度快一倍。因为 100MHz的时钟周期比50MHz的时钟周期占用时间减少了一半,也就是工作在100MHz主频的CPU执行一条运算指令所需时间仅为10ns比工作在 50MHz主频时的20ns缩短了一半,自然运算速度也就快了一倍。
只不过电脑的整体运行速度不仅取决于CPU运算速度,还与其它各分系统的运行情况有关,只有在提高主频的同时,各分系统运行速度和各分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都能得到提高后,电脑整体的运行速度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由于CPU是在半导体硅片上制造的,在硅片上的元件之间需要导线进行联接,由于在高频状态下要求导线越细越短越好,这样才能减小导线分布电容等杂散干扰以保证CPU运算正确。因此制造工艺的限制,是CPU主频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因此提高CPU工作主频主要受到生产工艺的限制。
电脑cpu主频是什么?即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CPU Clock Speed)。通常所说的某某CPU是多少兆赫的,而这个多少兆赫就是“CPU的主频”。很多人认为CPU的主频就是其运行速度,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
cpu主频越高越好吗?这个不一定,因为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还有外频、前端总线(FSB)频率、内存等,,如果它们之间不搭配好,就好比一条高速公路,时宽时窄,宽的时候,大家开车都很流通,但窄的时候就会堵车,所有数据都会堵在那,就是人们所谓的瓶颈,在大的瓶子也要通过窄的瓶口一点一点倒出来,所以要各硬件搭配合理。 比如AMD公司的AthlonXP系列CPU大多都能已较低的主频,达到英特尔公司的Pentium 4系列CPU较高主频的CPU性能,所以AthlonXP系列CPU才以PR值的方式来命名。
因此主频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CPU的主频不代表CPU的速度,但提高主频对于提高CPU运算。 电源回路是什么 电源回路是主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对主机电源输送过来的电流进行电压的转换,将电压变换至CPU所能接受的内核电压值,使CPU正常工作,以及对主机电源输送过来的电流进行整形和过滤,滤除各种杂波和干扰信号以保证电脑的稳定工作。电源回路的主要部分一般都位于主板CPU插槽附近。
线性电源供电方式 这是好多年以前的主板供电方式,它是通过改变晶体管的导通程度来实现的,晶体管相当于一个可变电阻,串接在供电回路中。由于可变电阻与负载流过相同的电流,因此要消耗掉大量的能量并导致升温,电压转换效率低。尤其是在需要大电流的供电电路中线性电源无法使用。
目前这种供电方式早已经被淘汰掉了。 开关电源供电方式 这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供电方式,PWM控制器IC芯片提供脉宽调制,并发出脉冲信号,使得场效应管MOSFET1与MOSFET2轮流导通。扼流圈L0与L1是作为储能电感使用并与相接的电容组成LC滤波电路。 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负载两端的电压VCORE(如CPU需要的电压)要降低时,通过MOSFET场效应管的开关作用,外部电源对电感进行充电并达到所需的额定电压。
当负载两端的电压升高时,通过MOSFET场效应管的开关作用,外部电源供电断开,电感释放出刚才充入的能量,这时的电感就变成了电源继续对负载供电。随着电感上存储能量的消耗,负载两端的电压开始逐渐降低,外部电源通过MOSFET场效应管的开关作用又要充电。依此类推在不断地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就行成了一种稳定的电压,永远使负载两端的电压不会升高也不会降低,这就是开关电源的最大优势。
还有就是由于MOSFET场效应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导通时的`内阻和截止时的漏电流都较小,所以自身耗电量很小,避免了线性电源串接在电路中的电阻部分消耗大量能量的问题。这也就是所谓的“单相电源回路”的工作原理。 单相供电一般可以提供最大25A的电流,而现今常用的CPU早已超过了这个数字,P4处理器功率可以达到70-80瓦,工作电流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