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暴潮又称为什么?
作者:紫南发布时间:2023-02-01浏览:456
风暴潮又称风暴增水、气象海啸、风暴海啸或风潮。
风暴潮灾害是指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灾害,又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或“风潮”。风暴潮会使受到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正常潮位,造成巨大破坏。
风暴潮分为由热带气旋引起的台风(在北美和印度洋称为飓风)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大类。风暴潮的空间范围一般为几十千米到上千千米,时间尺度或周期约1~100小时。但有时风暴潮影响区域随大气扰动因素的移动而移动,因此有时一次风暴潮过程可影响几千千米的海岸区域,影响时间长达数天之久。风暴潮引起的海水水位升高一般为1~3米,最大达7米左右。
扩展资料:
形成机制:
风暴潮灾害的形成与承载体的脆弱性及孕灾环境息息相关,从观测统计学、瞬变涡动能量学和中尺度数值模拟角度,可深入研究海洋风暴形成的气候特征及可能的动力学机制; 要在分析风暴潮自身特征的基础上,加强影响风暴潮产生因素的研究,如海洋在自身不同热力结构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研究,热带气旋与风暴潮发生频次的关系研究,沿岸地形和海底的深度和形状对风暴潮的高度影响研究,或针对某次风暴潮灾害进行分析研究等,可全面了解风暴潮的形成机理。
风暴潮灾害是天文潮、台风、气象因素、寒潮大风等因素交叉作用的结果 。台风是诱发水位异常变化的强迫力,是台风风暴潮形成的主要因素,寒潮大风也是诱因之一。持续的向岸大风是诱发风暴潮的主要气象因素。强台风风暴潮可以使海平面上升5 ~ 6 m,使影响海区的潮位大大超过正常潮位,当风暴潮和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时,会使水位暴涨、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参考资料:中国气象局-认识台风风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