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五胡乱华”是在那个朝代发生的?

作者:浮生发布时间:2023-02-14浏览:460


晋朝。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

“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316年)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有的学者也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中原沦陷”等。

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方使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和分治。

扩展资料:

汉族政权在“融胡”过程中使用胡人军队,五胡中匈奴最早内徙,至汉末已散居山西(并州)一带,羯族为匈奴别支,迁居在并州、污庭。

东汉末,政府与州郡为挽救战乱的颓势,乃以降服的胡人为兵,保卫疆土,如汉灵帝用南匈奴兵帮助平叛黄巾起义军。

魏晋政府亦继承这“用胡”政策,晋武帝以匈奴人刘渊为北部都尉、惠帝更以刘渊为五部大都督。

胡人盘踞在中国北部,在与汉族的相互融合过程产生不少危机,西晋初年,不少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渭二水流域,势如弧形,包围晋都洛阳,形势极不利。

晋武帝太康初年,侍御史郭钦请徙胡族于塞外,并以汉人实边以绝胡患,但是武帝没有采纳。惠帝元康元年,山阴令江统作《徙戎论》谓,若不立刻徙胡,晋室岌岌可危。

亦不为惠帝接纳(司马衷这个傻皇帝也没有那么大的抱负了)。加上当时的社会形势已积重难返,无法徙胡。

即使要求胡人“各附本种,还其旧土”,都是不可能的,政府在对待胡人上允许内迁,但是不用汉族文化去教化胡人,胡人不能及时吸收汉民族文化,始终保留着原始部落的习性。

胡人在中原久受汉人压迫,有些胡族“服事供职,同於编户”,向中央提供力役及赋税;有的被贩卖为佃客或奴隶,加深胡汉两族的矛盾。汉人在混乱时候又用胡人为兵,上一章介绍“八王之乱“时更普遍,如王浚,司马腾用鲜卑人,成都王则用匈奴人。

当时西北羌族和氐族,早在汉时已叛服不定,为半耕半牧的民族,并保留酋长制。惠帝末年,凉州、益州杨千万、齐万年之乱,便是由氐、羌人领导。

在汉人帮助西晋皇室争斗过程中,胡人熟知西晋国力虚实,只要时机一到,便起兵作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胡乱华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