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蟠龙菜的由来

作者:大山发布时间:2022-06-22浏览:514


  蟠龙菜始于明代嘉靖年间,蟠龙菜是钟祥地区人们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离不开的传统名菜,凡大宴必有“龙席”;其吃法在传承中也不断推陈出新,后来由湖北钟祥传到了宫廷,蟠龙菜既是宫廷菜又是湖北地方风味菜,现已定为中国名菜。

  历史渊源

  相传明朝正德十六年,武宗朱厚照退位无子继位,遗诏湖广安陆州做兴王的堂弟朱厚熜进京继承皇位。朱厚熜从钟祥出发前,到老师钱定府上告别。钱定忙命詹多厨师办一桌宴席为其饯行。詹厨师心想皇帝登基,犹如飞龙腾天,便想做道菜以示庆贺。

  詹厨师独出心裁选用鲜肉、绿豆精粉,加上各种佐料调制成馅,外用鸡蛋皮包裹起来,用大火蒸熟后切片摆成盘龙造型扣于盘中,吃饭时热气腾腾摆在席中央,活像真龙腾云驾雾一般。朱厚熜品尝赞不绝口,即赐名“蟠龙菜”。所以,蟠龙菜诞生于明武宗年间,得名于嘉靖登基之时,它在钟祥生产、食用的历史有500余年的历史。

  诗人樊国楷曾赞美蟠龙菜“山珍海味不须供,富水春香酒味浓,满堂宾客呼上采,装成卷切号蟠龙”。其菜品特色是色泽鲜艳、肥而不腻、肉滑油润,香味绵长。蟠龙菜被称为“钟祥三绝”之一,湖北十大经典名菜之一。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