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深刻含义
作者:残颜发布时间:2023-02-04浏览:464
表达了作者文天祥对宋朝的一片丹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出自《扬子江》这首诗首二句纪行,叙述他自镇江逃脱,回到长江口的艰险经历。
末二句抒情,以“磁针石”比喻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
这首诗语言浅近,运用比兴手法,触景生情字,里行间表现出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精神。《扬子江》创作背景——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代表南宋政权入元营谈判,被扣留。临安沦陷,文天祥被押送北上,于镇江乘隙逃脱,经真州抵南通。因长江中沙洲已为敌兵占领,无法过江,便绕道北行,坐船历北海,然后经长江口南下,历尽千难万险,至福建募集将士,再度抗元。
一路上写下了许多诗,总名为《指南录》。诗集名就是根据本诗末句命名的。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首,是文天祥历北海经长江口南下之时,感慨写下的。
扩展资料文天祥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开府聚兵期间留下不少事迹,影响最深的是“文山城墙”。“文山城墙”位于福建南平市延平区城北茫荡山的莲花山,城垣旧址长5000余米、宽4.5米,高3米许,外侧利用天然山脊为陡峭工事,部分地段用石头垒砌而成,更多为夯土所筑,十分壮观。遗址后经造林、开路,严重受毁,地面大部分已不存在,地下墙基尚存。
文天祥于德祐二年(1276年)七月上旬到达南剑州后即着手筹建这一带城墙。因为元军南侵陆路必经城北的官道,因此筑城墙成为当务之急。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