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福”字是如何起源和演变的?
作者:大山发布时间:2023-03-10浏览:457
“福”字的演变之路福(甲骨文):甲骨文,始于殷商,最早发现于河南安阳。是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福(金文):金文,也称钟鼎文,始于周朝。商周是青铜器的盛世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这充分展示了商周青铜铸造业的发达。福(篆书):篆书,又称石鼓文,起于西周晚年,兴盛于秦国,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丞相李斯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简化字体。创制统一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福(隶书):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达到鼎盛。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字体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福(楷书):楷书又称正书,对于楷书,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盛于唐代,楷书的名家很多,最著名的是楷书四大家,他们分别指是:唐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元赵孟頫(赵体)。福(行书):行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福(草书):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代表作如张旭《肚痛》帖、怀素《自叙帖》。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
相关推荐
- 英雄联盟rng战队是哪个国家的
- 什么摩托车适合跑长途旅行?
- 雷克萨斯es350发动机故障灯,防侧滑等,vsc同时亮什么原因?
- 什么情况下可以收购公司股份?
-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四时是什么意思?
- 06款雷克萨斯es350巡航定速没有故障但就是不好使什么原因
- 06的雷克萨斯es350高温是哪些原因引起
- csgoRNG是哪个国家的
- 为什么说2022年高考惨了 原因有哪些
- 《坏小孩》3个孩子结局是什么?
- 跌落试验机的作用的什么?如何进行维保?
- 瓜子脸偏胖不是很白的适合什么发型
- rng和edg是哪个国家的
- 福的起源和演变50字怎么写?
- 《坏小孩》
- 股权收购有哪些要求
- 不同抗倍特板价格和产品的介绍
- 《坏小孩》故事概述
- 抗倍特二代板广州厂家有没有?
- 衣服太透了,里面应该穿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