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作者:浮生发布时间:2023-02-27浏览:456


每一位学习历史的人都喜欢引用这句话,通过阅读历史上的治乱兴衰,沧海桑田,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 总结 历史的 经验 教训,从而让人知所进退,清醒头脑,所以学好历史对于认识历史趋势非常重要。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 (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 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 教学 方法 。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2.汉武帝的 措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目的:加强专制集权。

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

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 [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五.儒学的兴衰历程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2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科技成就
1.四大发明出现及完成:造纸—甘肃西汉墓出土了纸,东汉有“蔡侯纸”;指南针—战国名“司南”,宋时用于航海;火药—唐宋时用于军事;印刷—隋唐出现雕版印刷,《金刚经》是世界上迄今所知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
2.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造纸、印刷—文化发展、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火药—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政权,指南针—新船路、世界市场====总之,使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二.汉字与书画
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看书本识别各种字体),总趋势由繁到简。
2.中国书画 (1)书法家:东晋王羲之(书圣,《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擅长楷书)等。 (2)中 国画 的分类: 人物画 、 山水画 、花鸟画;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


三.文学成就 (1)诗经:收录了西周到春秋的三百多首诗,分风、雅、颂三部分,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儒家经典。 (2)楚辞:屈原是代表人,《离骚》是代表作、浪漫主义源头。(“风”“骚”并称) (3)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反映大一统景象。

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张衡等。 (4)唐诗:社会繁荣、对外开放、科举考试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代表人物有李、杜、白等。 (5)宋词:有柳永、李清照等为代表的婉约派,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

(6)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 (7)明清小说: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出现了四大名著以及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等。
四.京剧的产生与发展: 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后来徽剧与汉调融合,形成京剧。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3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新思潮的萌发
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编译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海国图志》,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2.魏源与《海国图志》: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的、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启迪了人们的思想。
二.维新思想
1.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1)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借助孔子宣传变法,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其思想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

(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反对因循守旧。 (3)严复:翻译《天演论》,根据进化论宣传变法。
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了变法运动的进行,促进了思想解放。


三.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与主要内容: (1)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德先生—democr acy,赛先生—science);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发表《文学革命论》。 (2)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3)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倡导白话文。 (4)鲁迅:写出《狂人 日记 》《孔。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