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其中祭祀活动被称为什么?

作者:山水闲人发布时间:2023-02-28浏览:456


丧葬之事(祭祀)为凶礼。

1、吉礼:即祭祀天神、地祇、人鬼等的礼仪活动。吉礼历代兴革不一,但极为统治阶级所重视。

2、凶礼:指用于吊慰家国忧患方面的礼仪活动。包括丧葬礼、荒礼、吊礼、恤礼、襘礼等。后多特指丧葬、持服、谥号等礼仪。

3、军礼:即国家有关军事方面的礼仪活动。如《周礼》所举大师(召集和整顿军队)、大均(校正户口,调节赋征)、大田(检阅车马人众,亲行田猎)等。

4、宾礼:即邦国间的外交往来及接待宾客的礼仪活动。如天子受诸侯朝觐、天子受诸侯遣使来聘、天子遣使迎劳诸侯等。

5、嘉礼:即国家具有喜庆意义及一部分用于亲近人际关系、联络感情的礼仪活动。如君主登基、册皇太子、策拜王侯、节日受朝贺等。

扩展资料

五礼的起源和发展:

1、西汉初期,儒士叔孙通以五礼为参考所设计的礼仪被汉高祖刘邦采纳为宫廷礼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儒家倡导的周礼也就成为社会上的主要礼仪。

2、自此,五礼成为了后世历代帝王乃至民间礼仪的基本骨架,为后世国家的政治的稳定和社会风气的有序规范提供了主要的框架。

3、五礼在后世各代都有所继承发展,其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逐渐增多。比如到宋代,各类的吉礼已经达43种,嘉礼27种,宾礼24种,军礼6种,凶礼12种,加起来就共有112种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礼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