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电影《我的父亲》,有谁知道它现在的进度?姚金飞现在情况怎么样?

作者:浮生发布时间:2023-03-07浏览:461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共同关注》节目于2010年12月28日报道了一位80后小伙姚金飞为患上绝症的父亲拍摄电影的故事。 姚金飞说,产生拍《我的父亲》的念头,是在得知父亲患上肺癌之后。

只用了三天时间他就写完了剧本,一共三万余字。

从最初得知父亲的病情,到产生拍电影的想法,再到电影开机拍摄,这中间发生了不少故事让他深受感动。 在得知父亲住院的消息后,姚金飞急忙放下在北京的电影拍摄工作赶回青岛。“父亲给了我所有东西,可我能送给父亲什么呢?”姚金飞说,在医院陪床的时候,他有了一个想法,“我想把父亲的音容笑貌全都拍摄下来,这样我就一辈子忘不了父亲了。”姚金飞说,此外,父亲喜欢京剧,一直酷爱表演,在这部电影中他也过了一把电影瘾,在连续几天的拍摄中 ,可以看出父亲是最开心的,这部电影也是送给父亲最好的礼物,他特意把电影的名字定为《我的父亲》。

“剧本写好后,我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钱。”姚金飞说,由于父亲住院已经花光了积蓄,根本就没有力量再拍摄,于是他便暂时放弃了。“后来我的不少朋友得知此事很感动,愿意免费帮我拍摄 。

”姚金飞说,电影最终在2010年12月13日开机。 “电影的主人公是我和我的父母,其他演员都是自发过来帮忙的。”姚金飞说,这个电影故事梗概基本是父亲的自传,除了他们一家三口是本色演出外,其他的演员也是本色演出。

剧中的一个厨师就是即墨一家饭店的厨师。最初这位厨师不愿意在荧屏上露脸,但是听了姚金飞和父亲的故事后,他没再推辞。据了解,剧中的20多位演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厨师、学生、老板也有打工者。

很多亲友,观众在得知姚金飞通过拍电影来为父亲送上最后的礼物后,感到非常钦佩。也有人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说姚金飞是在炒作,也有的说他是在帮父亲实现心愿 ,他的这种做法值得肯定与尊重。 青岛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孟天运则认为,现如今80后年轻人的养老爱老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实现父母的夙愿比起送吃送喝更有意义。孟天运认为,除此之外,能够让老人安详地、不带遗憾地离开,这也体现了80后年轻人新型的终极关怀,这也是一种更好的养老、纪念与关心。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