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进行,

作者:Judy发布时间:2023-02-10浏览:462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子内)进行,蒸腾作用可以把植物体内的水以(蒸发)方式汽化成水蒸气散发到植物体外,由于要(降低叶片温度),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植物体也不会由于温度太高而受到伤害。

参考:定义

蒸腾作用 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植物幼小时,暴露在空气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蒸腾。

成长植物的蒸腾部位主要在叶片。叶片蒸腾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角质层的蒸腾,叫做角质蒸腾;二是通过气孔的蒸腾,叫做气孔蒸腾,气孔蒸腾是植物蒸腾作用的最主要方式。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它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动力,可加速无机盐向地上部分运输的速率,可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叶子在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致受害。植物蒸腾丢失的水量是很大的。据估计1株玉米从出苗到收获需消耗四、五百斤水。自养的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必须和周围环境发生气体交换。因此,植物体内的水分就不可避免地要顺着水势梯度丢失,这是植物适应陆地生活的必然结果。适当地抑制蒸腾作用,不仅可减少水分消耗,而且对植物生长也有利。在高湿度条件下,植物生长比较茂盛。蔬菜等作物生产中,采用喷灌可提高空气湿度,减少蒸腾,比一般土壤灌溉可增产。

蒸腾作用的过程如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导管→气孔→大气

[编辑本段]生理意义

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有下列三点:

1.蒸腾作用是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一个主要动力,特别是高大的植物,假如没有蒸腾作用,由蒸腾拉力引起的吸水过程便不能产生,植株较高部分也无法获得水分。

2.由于矿质盐类(无机盐)要溶于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体内运转,既然蒸腾作用是对水分吸收和流动的动力,那么,矿物质也随水分的吸收和流动而被吸入和分布到植物体各部分中去。所以,蒸腾作用对这两类物质在植物体内运输都是有帮助的。

3.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片的温度。太阳光照射到叶片上时,大部分能量转变为热能,如果叶子没有降温的本领,叶温过高,叶片会被灼伤。而在蒸腾过程中,水变为水蒸气时需要吸收热能(1g水变成水蒸气需要能量,在20℃时是2444.9J,30℃时是2430.2J),因此,蒸腾能够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编辑本段]影响蒸腾作用的外界因素

(1) 光:光促进气孔的开启,蒸腾增加。

(2) 水分状况:足够的水分有利于气孔开放,过多的水分反而使气孔关闭。

(3) 温度:气孔开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温度过高失水增大也可使气孔关闭。

(4) 风:微风有利于蒸腾,强风蒸腾降低。

(5)CO2 浓度: CO2 浓度低促使气孔张开,蒸腾增强。

蒸腾的指标:蒸腾强度(蒸腾速率),蒸腾效率,蒸腾系数。

降低蒸腾的途径: (1) 减少蒸腾面积; (2) 改善植物生态环境; (3) 应用抗蒸腾剂。

若过度蒸腾,植物易出现萎蔫现象。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