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季节速生杨树叶上有白点是怎么了?
作者:Judy发布时间:2023-02-14浏览:465
大叶黄杨枝干及叶片上分布的这些长卵状小白点,其实是黄杨十分常见的一种蚧壳虫——卫矛矢尖盾蚧。卫矛矢尖盾蚧是蚧壳虫的一种,主要危害的就是卫矛科的植物,其中大叶黄杨及卫矛受害最为严重;另外,除了危害卫矛科植物以外,有时它还可以危害木槿、丁香、山茶、忍冬等。
卫矛矢尖盾蚧的若虫及虫卵多为淡黄色,其雌成虫为褐至紫褐色的长梨形,长度约在1.4毫米~2毫米之间;而我们看到的大叶黄杨枝干上这些密密麻麻的长卵状小白点,其实大部分都是卫矛矢尖盾蚧的雄成虫。卫矛矢尖盾蚧对大叶黄杨有哪些危害?图为大叶黄杨枝干及叶片上长卵状的小白点卫矛矢尖盾蚧是蚧壳虫的一种,属于刺吸式害虫,主要是以若虫和成虫的形式聚集于植物的叶片或者枝干上,通过吸食植物体内的汁液为生。被其危害的植物,在危害初期受害叶片会出现叶片发黄、不光泽的现象;在危害后期则会整株布满密密麻麻的虫体,长势越来越衰弱,然后发生落叶干枯的现象,严重时甚至还会出现整株的干枯死亡。由于卫矛矢尖盾蚧属于刺吸式害虫,所以其分泌物往往还会诱发煤污病的发生,使植物的叶片布满煤污,从而影响其景观观赏效果及正常的光合作用。该如何做好卫矛矢尖盾蚧的预防及防治工作?图为大叶黄杨枝干及叶片上密密麻麻的小白点要想做好卫矛矢尖盾蚧的预防及防治工作,首先就要了解其基本的发生规律,并且选择好合适的时间进行预防及防治。
1.卫矛矢尖盾蚧的基本发生规律:卫矛矢尖盾蚧每年的发生代数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一年可以发生2~3代,在冬季主要是以受精雌成虫的形式在受害植株的叶片或者枝干上进行越冬,然后于第二年春天4月份左右在雌壳下产卵,5月中下旬第一代若虫孵化,开始在枝干及叶片上进行危害。其第二代、第三代的发生时间在南北地区有一定的差异,在河南等地区一般到7月份~9月中下旬为第二代、第三代若虫的孵化盛期,由于其第二代发育极不整齐,所以在这期间害虫世代重叠现象严重,防治起来相对来说比较困难。而至11月份之后,第三代成虫羽化、交尾,然后以受精雌成虫的形式在植物的枝干及叶片上进行越冬。
2.如何进行预防?图为对黄杨绿篱进行日常修剪
1.结合冬剪,剪除携带有越冬虫源的枝干。由于卫矛矢尖盾蚧主要是以受精雌成虫的形式在受害植株的枝干或者叶片上进行越冬的,所以在进行预防时最好的方法,就是于每年的晚秋或者早春结合苗木植物的冬剪,将这些携带有越冬虫源的枝干及叶片进行修剪,然后带出园区销毁,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越冬虫源,降低第二年春天的虫口爆发量。
2.喷施药剂,正确清园。
在早春2月底3月初,大叶黄杨新梢萌发之前喷施低浓度的石硫合剂或者其他广谱性的内吸型杀虫药剂,可以有效地消灭一部分越冬虫源。
3.合理疏剪,增强通风透光性。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地对生长过于密集或者郁闭的黄杨球进行疏剪,加强植株的通风透光性,可以有效地减少虫害及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