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初二上册第8课《台阶》教案

作者:浮生发布时间:2023-03-08浏览:466


★学习目标 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并通过揣摩文章语言,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 ②学习先把握故事情节,再抓住关键语句,从而认识和理解人物形象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 ①揣摩关键语句分析父亲形象。 ②理解父亲形象的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爬台阶的确是件挺累的事!可是呢,偏偏会有人希望自家门前的台阶高一些多一些,到底是怎样的人会有这种想法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小说《台阶》中的主人公——父亲。
二.概括故事情节
1.大家事先都已经看过这篇小说了,下面老师就请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故事情节。

给大家半分钟时间考虑。(学生默读课文。)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他不甘心低人一等,决心要盖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但此时的父亲老了,身体也垮了。)
2.本文题目是《台阶》,小说也是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台阶”是全文的焦点。


三.浅谈对人物的初步印象 接下来,请大家交流一下你对“父亲”的印象。用一句话表达,如:“父亲是个……的人”。 (勤劳、要强、老实厚道、有些自卑、渴望得到别人尊重、有着坚韧意志的人。


四.赏析语句,感知人物形象:
1.“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说明父亲长时间惦记着这件事,他很看重台阶高低这个问题。 父亲觉得自家台阶低、地位也低,他感到没面子,我觉得他有点虚荣。台阶高低其实就是意味着地位的高低,看得出父亲渴望提高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2. 下面点评第13自然段。

(父亲总是看着别人家的高台阶,可见他有多么的羡慕。上一段说到烟抽够了就能干活,父亲一边看着别人家的台阶,一边老抽烟,他是不是想着快快干活,早点造出让人家也羡慕的有高台阶的新屋。这段写到柳树枝摇来摇去都摇不散父亲看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的目光,告诉我们父亲是很专注的,很认真的在想盖新屋的事。)
3.这里的写景就是为了衬托父亲专注的目光,充分表现父亲的羡慕向往之情,表现他决心的坚定。


4. 接下来看第21自然段:放鞭炮时父亲“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看出他很尴尬。(父亲不敢放鞭炮,不是胆子小,而是他不习惯。父亲一直都很老实,也没什么地位,人家也没把他当成重要人物。从来不引人注目,现在要让那么多人看他放鞭炮,他当然不好意思不习惯了。


5.第9段“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现在让那么多人来看他盖了有高台阶的新屋,自然是很不自在。虽然心里高兴,但还是有点尴尬,想把胸挺高些却因为背是驼惯了,无法挺得高。他不是那种张扬的人。


6. 最后看第30自然段。(父亲是因为自己老了,不能劳动了,很痛苦。这里写到父亲的“很倔的头颅”,和他失去生机的灰白的头发,看出他一辈子要强,现在不能干活了,很痛苦。


7.是啊,父亲辛劳了一生,劳动就是他的生命。不能干活,就失去了一切,他是为不能劳动而痛苦。
8.刚才所点评的.那些语句涉及到对“父亲”的外貌、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当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并非只限于此。文中还有很多语句写出了“父亲”的形象特点。


9.第28段。父亲腰闪了还不让我帮他挑水,说明他很要强。也看出他不愿服老。


10.第11段。看出父亲很勤劳,在努力准备盖新屋。 1
1.第16段。“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说明父亲很执著,很有毅力。

1
2.第15段。父亲不知疲倦的劳动,他是个吃苦耐劳的人。 1
3.第5段。

父亲脚上常年都是泥,他是终年勤勤恳恳的人。 1
4.归纳一下对“父亲”形象的分析,小说�。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