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起源精选
作者:Judy发布时间:2023-03-06浏览:456
对联 ,中国的 传统 文化 之一,又称楹联或 对子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对联的起源,欢迎大家阅读!
对联的起源
关于孟昶题桃符版事,《宋史·西蜀孟氏世家》、张唐英的《蜀??杌》、黄修复的《茅亭客话》、梁章钜的《楹联丛话》、还有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识》等都有所载。《蜀??杌》一书中说,“蜀未归宋之前,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个中玄妙,恐非天意。又据《宋代楹联辑要》所载,孟昶花园中有百花谭,兵部尚书王瑶题句曰:“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园林对联了。
但近年有人提出,五代时期 除夕 题联已成习俗。最早的对联当属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孝绰和他妹妹刘令娴所作。谭嗣同的《石菊影庐笔记》有这段记载,说的是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一联于门上:“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妹也作一联:“落花扫仍合,从兰摘复生。”虽然联句欠工,但语句皆为骈丽,又题于门上,可以说它们是我国最早载于史书中的对联了。这要比孟昶的那副对联要早四五百年。
不少学者认为,对联的成熟年代应为隋唐。这也是多数人予以认可的说法。梁朝初年,永明体产生以后,只是为对联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而做为一种文学品类,并未形成体系。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它的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中虽对“声律”、“丽辞”做过精辟的见解,对诗、骚、赋、乐府、颂赞、祝盟、铭、碑、哀吊、杂文、谐隐、史传、诸子、诸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效十种文体作了详尽的阐述,却未提到对联,这说明对联虽有早于刘孝绰者,但当时并未形成文体,或者并未引起文学家们的关注。但是有不少学者认为,对联产生律诗(五代、唐代)以后,这种说法争议较大,反对者认为,关于对句之间的平仄问题,在唐朝之前已经得以解决,律诗中的句数,用韵相粘的问题和对联并不相干。
到了隋唐时期,永明体日渐兴盛。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一时形成“摘句欣赏评品”的时风。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白居易的“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也难。”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诗人们的参与下,对联艺术得到了弘扬。除白居易外,唐代诗人大都有名联传世。如李白的题湖南岳阳楼联:
天水一色
风月无边
杜甫题写的诸葛亮故居联:
三顾频烦天下事
两朝开济老臣心
骆宾王题杭州观潮亭联:
楼观沧海日
门对浙江潮
山西太原晋祠贞观宝翰藏有李世民的对联墨迹,为唐太宗御笔亲题:
文章 千古事
社稷一戎衣
到了宋代,在门上粘贴对联已是一种普遍的风俗。王安石在它的《元日》一诗中这样写到:千家万户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著名文学家苏轼也为广州真武庙题联: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
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到了元代,由于种.种原因,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少,现在能见到的只有杨瑞、赵孟頫等人的少数作品,如杨瑞的自题寓所联:
光依东壁图书府
心在西湖山水间
赵孟頫题西湖灵隐寺联: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元代的对联形式,微妙地在元杂剧中得以运用,如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在结尾处写到:
安秀才花柳成花烛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这也算对联的一种新的形式吧,
对联的起源
说起对联,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每年过年贴的春联了。宋代王安石的诗《元日》有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可见贴春联也是一种古老的习俗了。但春联只不过是对联的一种。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等,起源于桃符。
相传,对联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题桃符”。这要算是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但也有其他说法,中国最早楹联出现在唐代,有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敦煌遗书为据。
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下,“桃符”指的是古时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门神或者写着门神名字,用于辟邪的桃木板,相当于门神像。“五代”是中国历史上介于唐朝和宋朝之间的一个历史时期,在这段时间朝代更换频繁,因为很多人对于历史阶段只是一个大概了解,但实际上还有很多阶段,包括历史书都没有详细讲述,所以怕大家不太清楚这个时代,稍带一提。
但是呢,从文学史上来看,对联是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而来,在这个过程中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也就是对偶阶段,骈偶阶段和律偶阶段。
对偶阶段的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古诗文中出现了对偶句,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类的骈偶阶段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是以对偶句组织的骈文律偶阶段始于魏晋,到了唐代正是形成,即一般的五、七言律诗。
所以对联起源很早,至于起源时间,看你整么定义了。因为很多对联不是说一定是贴在门上,叫做楹联,从先秦两汉都有对联的痕迹了。你可以认为起源于唐朝或五代时期,也可以看作是更早起源于先秦时期,那么我本人倾向于后一种。
事实上对联的形式有很多种,只要对得上都算作是对联,只是有好坏之分罢了。甚至胡乱对也是一种对子,对得好的讲究一个对仗工整,平仄合宜,先后呼应。所以我认为对联起源时期倾向于更早一些。
在给大家分享两种对联,一种是“绝对”,一种是“回文联”。
所谓“绝对”,一般是经历长时间在民间流传下来的,难度很大的对联,有些已经有了下联,有的至今无人能对。
“烟锁池塘柳”就是一个很有名的“绝对”,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出自晚明陈子升的《中洲草堂遗集》,迄今为止已经超过300年。
“烟锁池塘柳”这五个字偏旁包括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因此下联也应该有与”五行“相对之意。有人以”灰堆镇海楼“为下联,但也只是形式上对仗,上下联雅俗差距很大,还有人将”灰堆“改为”炮堆“,依然不够好,这就属于对的不好的对联,但也算是对联。还有什么”炮架镇江城“,虽然气势上比前者要好,但仍然不够好,平仄对仗存在缺陷。
后来有人对出了不论是平仄还是意境上都非常协调的下联:”茶烹凿壁泉“,这个下联不仅意境上和韵律上对得好,更为难得的是对仗的偏旁均在下部,殊为难得。补充一下,”烹“字下面四点水是”火“得意思,”凿“字繁体字下面是”金“字,因为我们的现在的汉字都是经过简化的,所以对一些繁体字不熟悉,也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回文联即以回文的形式写成的对联,既可以顺着读也可以倒着读,颇有意思。自古即今传下来的回文联相当多,摘录几副,与君共赏之。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对联的起源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联语,是由两串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谐、语意相关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多用来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对联扎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融《诗经》的对偶规范、诸子百家的学说、辞赋的修辞文采、骈文的对仗声律、唐诗的风范格韵以及民问的桃符形式为一体,题材丰寓、风格多样,集情意韵形 之美,收雅俗共赏之效。这一我^独有的民族文学传统艺术形式,源远流长,历经千余年不衰,深受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成为我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枝精致夺目的奇葩。
对联的起源可以远溯到桃符。桃符又名仙木,是古人过年时悬挂在门两边,画着 传说 中镇邪除妖的神荼和郁垒神像的桃木板。后来桃符逐渐简化,上面只幽符咒或只写"神荼"、"郁垒"的名字。这种桃符每年除夕更换一次,王安石在《元日》中写到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即指此事,所以古代又称春联为"桃符"。但这种桃符只是为了求神灭祸、祈求吉祥,没有独立使用对仗 句子 的意识,还不是文学意义上的对联。
五代时,符咒和"神荼"、"郁垒"的名字逐渐被联语取代。据说这源于后蜀国君孟昶的一个突发奇想的旨意。后蜀广政二十七年,孟昶突然下了一 道旨意,命群臣在桃符上题写对句,比试才华。群臣写来写去,孟昶都不满意。最后索性自己提笔写出了一副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后来这种过年在桃符上写联语的形式慢慢传人民间,深受百姓的喜爱,越传越广。虽然这副五言联并不一定足我国的第一副对联,但人多数学者都认为它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从文学自身发展规律来考察,对联的形成是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的。《诗经》、《楚辞》、诸子百家著作、汉陚、唐诗等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对偶句,是对联的原始形式。如《诗经 小雅 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再如《尚书 益陈谟》中提到的"满招损,谦受益",《论语 雍也》中"乘肥马,衣轻裘",《论语 述而》中"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 戚"等。还有李甶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等等。
明清时期是对联的鼎盛时期。统治阶级对骈文和对联非常看重,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文人将时局政见、流派纷争通过对联的形式予以表达。对联的应用已遍及社会的每一个阶层,蔚为大观。对联不论是在内容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离度。如张之洞有曰:“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 ,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梁启超对句曰:“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以及"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