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花生的药用功效与作用

作者:Judy发布时间:2023-02-11浏览:460


花生的药用功效与作用 花生的药用功效与作用,花生是坚果类食品,花生能够给人体带来很多的营养价值之外,它还有药用价值,接下来我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花生的药用功效与作用的相关资料,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花生的药用功效与作用1 健脾养胃,润肺化痰。主脾虚不运,反胃不舒,乳妇奶少,脚气,肺燥咳嗽,大便燥结。

治燥咳,反胃,脚气,乳妇奶少。

1、治久咳、秋燥,小儿百日咳:花生去嘴尖、,文冰煎汤调服。《杏林医学》、 2、治脚气:生花生肉带衣用、三两,赤小豆三两,红皮枣三两。煮汤,一日数回饮用。《现代实用中药》、 3、治乳汁少:花生米三两,猪脚一条用前腿、。

《陆川本草》、 花生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0-100g;生研冲汤,每次10-15g;炒熟或煮熟食,30-60g。 花生的副作用 体寒湿滞及肠滑便泄者不宜服。

花生医书记载 1、《滇南本草》:盐水煮食治肺痨,炒用燥火行血,治一切腹内冷积肚疼。 2、《滇南本草图说》:补中益气,盐水煮食养肺。 3、《本草备要》:补脾润肺。

4、《医林纂要》:和脾,醒酒,托痘毒。 5、《药性考》:生研用下痰,炒熟用开胃醒脾,滑肠,干咳者宜餐,滋燥润火。 6、《纲目拾遗》:多食治反胃。

7、《现代实用中药》:治脚气及妇人乳汁缺乏。 花生的药用功效与作用2 一、有益心脑血管的保健 医疗营养专家经多年研究后发现,在花生及花生制品中含有3种有益于心脑血管的保健成分:白藜芦醇、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尾-谷甾醇。 白藜芦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多酚类生化物质,不仅具有抗菌、抗炎、抗过敏、抗血栓作用,而且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自由基是引起衰老、癌症、关节炎等疾病的.重要起因、,不仅对冠心病、高血脂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而且可抑制肿瘤的产生。据测定,每克花生仁约含白藜芦醇1、7-3、7μg,以种皮、种衣含量最高。

目前,我国科研育种部门已筛选出每克花生仁达18、8μg的高白藜芦醇花生品种。 花生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约占脂肪酸总量的80%。不饱和脂肪酸能改善血液中前列腺环素和血栓素的平衡,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减少血小板的凝聚和血栓形成。 尾-谷甾醇是生理活性很强的肿瘤类疾病的天然化学预防剂,具有阻断致癌物诱发癌细胞形成的功能,能有效地降低血清中胆甾醇水平,起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还能促进皮脂分泌,维持润湿、柔软的生理活性和表面活性。

二、降血压、降血脂 食用花生可使人体肝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使其排泄增强,从而降低胆固醇,对防止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有明显的效果;花生及其叶、壳中含有一种木犀草素,有降压作用,含有的尾-谷甾醇,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将花生叶、壳洗净泡水代茶喝,对于血压和血脂不正常者有一定疗效。用花生壳制剂,治疗血清胆固醇增高效果明显。 三、止血功能 花生仁红衣含有丰富的甘油脂和甾醇脂,能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促进血小板新生,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功能,具有广泛的止血作用,对多种出血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先天性毛细血管扩张出血症、血小板无力出血症、消化道出血、肺结核及支气管扩张咯血、泌尿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外伤性渗血和过敏性紫癜等出血性疾病。我国上海、常州等地医药科研单位,从花生仁红衣中提取的“血宁1号”,对各类出血性疾病,特别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和内脏出血的止血效果明显,有效率达83%。 食疗保健方剂 一、营养不良 1、营养性浮肿花生仁60克,鲫鱼1条,同炖烂,加酒少许,食之。

2、脚气病花生仁90g,赤小豆60g,红枣60g,大蒜30g,水煎,1日2次分食。 3、小儿单纯性营养不良取消毒后的纯净花生油,封闭“足三里”、“上巨虚”穴位,每穴0、5ml,1-2次可愈。 二、咳嗽痰喘 1、哮喘花生仁、冰糖、霜桑叶各15g,同煮至花生仁烂熟,去桑叶食之。

2、久咳不止花生仁、蜂糖、大枣各30克,水煎,食花生、枣,饮汤,日服2次 3、百日咳花生仁15号,西瓜籽捣碎、15号,红花1、5克,冰糖30克,水煎当茶喝,食花生仁。 三、利尿止血 1、慢性肾炎花生米60克,红枣60克,煎汤代茶,食花生饮汤,连服1周。 2、慢性肾炎花生仁120克,蚕豆250克,同入炒锅内,加水微火煮之。水呈棕红、浑浊时即可服食,服时加适量红糖。

花生的食用技巧 1、生食,炒食,煮食,或煎汤服。 2、将花生连红衣一起与红枣配合使用,既可补虚,又能止血,最宜用于身体虚弱的出血病人。 3、花生炒熟或油炸后,性质热燥,不宜多食。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