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的例子有哪些?
作者:残颜发布时间:2023-02-10浏览:456
关于知足常乐的事例:1、水置座右 唐代人孔若思,父亲早逝,母亲褚氏亲自管教训诫,后来孔若思在学问和行为道德上都有很高的声望。孔若思年少的时候,有人把贞观名臣也是大书法家褚遂良的数卷真迹送给他,孔若思只肯接受一卷。
送字的人说:“这是稀世珍品,现在的价值比黄金还贵,你为什么不全收呢?”孔若思说:“如果比黄金还贵,那一卷都多了!”于是将收下的那幅字又截去一半,还给人家。
之后,孔若思被举荐为明经之士,一步步升迁为库部郎中。孔若思常对人说:“做官做到郎中,我已经很知足了!”他就把一石静止的水放在自己座位旁边,以此来表示自己心如止水,知足无求之意。后人常用水置座右来形容知足。2、胡九韶,明朝金溪人。
他的家境很贫困,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仅仅可以衣食温饱。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妻子笑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怎么谈得上是清福?”胡九韶说:“我首先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
又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是甚么?3、有一个人想得到一块土地,地主就对他说:清早你从这里跑,跑一段路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这个人就不要命的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
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来了,但已筋疲力尽,摔了个跟斗再也没有爬起来。于是有人挖了一个坑,就地把他埋了。牧师在做祈祷的时候指着墓地说:“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
”4、有一天,一个国王独自到花园散步。使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都萎谢了,园中一片荒凉。后来国王了解到:橡树由于自己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因此厌世轻生,死了。松树又因怨恨自己未能像葡萄藤那样多结果子,也死了。
葡萄藤哀叹自己终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树那样开出美丽可爱的花朵,也死了。牵牛花也病倒了,因为它叹息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芬芳。其余的植物都垂头丧气,自怨自艾。只有顶细小的心安草仍在茂盛地成长。
国王问道:“小小的心安草啊,我真喜欢你。别的植物全都悲观厌世了,为什么你这这么勇敢,似乎一点也不沮丧呢?”小草回答:“国王啊,我一点也没有灰心,一点也没有失望。虽然我算不了什么,但是我知道,如果你国王想要有一棵橡树,或者一棵松树,一丛葡萄藤,或者桃树、牵牛花、紫丁香等等,你会叫园丁去把它们种上。而我知道你有求于我的是要我安心做小小的心安草,所以我就心满意足地去作小小的心安草。
”5、有一个小孩,大家都说他傻,因为如果有人同时给他5毛和1元的硬币,他总是选择5毛,而要1元。有个人不相信,就拿出两个硬币,一个1元,一个5毛,叫那个小孩任选其中一个,结果那个小孩真的挑了5毛的硬币。那个人觉得非常奇怪,便问那个孩子:“难道你不会分辨硬币的币值吗?”孩子小声说:“如果我选择了1元钱,下次你就不会跟我玩这种游戏了!”这就是那个小孩的聪明之处。
的确,如果他选择了1元钱,就没有人愿意继续跟他玩下去了,而他得到的,也只有1元钱!但他拿5毛钱,把自己装成傻子,于是傻子当得越久,他就拿得越多,最终他得到的,将是1元钱的若干倍!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妨向那“傻小孩”看齐——不要1元钱,而取5毛钱!6、南北朝时,有一位道教宗师在茅山隐居并创立了茅山派,他就是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陶弘景。在读书过程中他对道教和医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36岁的时候,他干脆辞官不做,到茅山华阳洞隐居。
梁武帝萧衍未曾做皇帝前,就和陶弘景相识,知道他很有才能,就想请他出山做官,但陶弘景婉言谢绝了。有次萧衍在诏书中说:我能给你荣华富贵,山能给你什么啊?陶弘景写了一首诗回答萧衍,这就是流传千古的《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意思是说:你问山中究竟有什么让我如此着迷,我喜欢岭上的白云灵动飘逸。
它们飘渺而美丽,令人心旷神怡;你体会不到这种快乐,我也很为你可惜。萧衍还是不放弃,又催促陶弘景出来当官,他就画了两幅画,让人带给萧衍。一幅画上是:一头水牛散放在田野里,甩着尾巴,对着水草吃得正欢;另一幅画的牛则被加上了金笼头,有人执着鞭子在驱赶它,那头牛也耷拉着耳朵和尾巴,没有灵气。
萧衍一看,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就笑着说道:“这个人向往自由,没有什么富贵的念头,看来是没办法能让他出来做官了。”于是死心了。7、明朝的薛瑄做官非常清廉,从不为自己谋取利益。他负责监管湖广银场,管理20多处银矿,有民夫50余万人。
这里多年管理混乱,贪污成风。他对贪污的官员依法严惩,恢复了银场秩序。监管银场三年,他没有回过一次家;离任时他也两袖清风,为此他还特地写了一首诗,以表达自豪的心情。
他在京城里做了五年的御史(检察官),省吃俭用才在京城买了两间小屋。屋子狭小得只能放下桌椅和床。苦恼的是东墙下非常暗却没有窗户,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