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时间数列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哪些?

作者:大山发布时间:2023-02-10浏览:461


时间数列是指将某一现象所发生的数量变化,依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以揭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现象的发展规律,从而用以预测现象发展的方向及其数量。

影响时间数列变动的因素可分解为:可解释变动、不可解释变动两大类。

其中,可解释变动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长期趋势(T):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受某种根本性因素作用而形成的总的变动趋势;

季节变动(S):现象在一年内随着季节变化而发生的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动;

循环变动(C):现象以若干年为周期所呈现出的波浪起伏形态的有规律的变动。

不可解释变动主要指不规则变动(I):是一种规律可循的变动,包括严格的随机变动和不规则的突发性影响很大的变动。

时间数列的基本构成要素与分解

(1)时间数列的基本构成要素

在进行时间数列分解时,一般把时间数列的构成因素按性质和作用分为四类:即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变动。

长期趋势:时间数列在长时期内呈现出来的某种持续上升或持续下降的变动称为长期趋势。是对未来进行预测和推断的主要依据。长期趋势往往是由某些固定的、系统性的因素造成的。代表着研究对象的总发展方向,它既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曲线的。

季节波动:时间数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称为季节波动。季节波动中“季节”一词不仅仅是指一年中的四季,其实它是广义的指任何一种周期性的变化。

循环变动:时间数列呈现出来的围绕长期趋势的一种波浪形或震荡式变动称为循环变动,也称作周期变动。周期性变动没有固定规律,其循环的幅度和周期的波动性很强,而且其周期短的一般也要3-5年,长的可达几十年。

不规则变动:由各种偶然的、突发的或不可预见的因素引起的,称为不规则变动或随机变动。

(2)时间数列的分解模型

时间数列分析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把这几个影响因素从时间数列中有目的的分离出来,或者说对数据进行分解、清理,并将他们的关系用一定的数学关系式予以表达。

加法模型:假定四种变动因素相互独立,时间数列各时期发展水平是各个构成因素的总和。用数学表达为:Y=T+S+C+I。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