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pcb板制作流程

作者:残颜发布时间:2023-03-06浏览:456


PCB制板技术,包含计算机辅助制造处理技术,即CAD/CAM,还有光绘技术。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为根据所定工艺进行各种工艺处理。各项工艺要求,都要在光绘之前做出必要的准备工作。比如镜像、阻焊扩大、工艺线、工艺框、线宽调整、中心孔、外形线等问题都要在

CAM所完成的工作:焊盘大小的修正,合拼D码。线条宽度的修正,合拼D码。最小间距的检查,焊盘与焊盘之间、焊盘与线之间、线条与线条之间。孔径大小的检查,合拼。最小线宽的检查。确定阻焊扩大参数。

进行镜像。添加各种工艺线,工艺框。为修正侧蚀而进行线宽校正。形成中心孔。添加外形角线。加定位孔。拼版,旋转,镜像。拼片。图形的叠加处理,切角切线处理。添加用户商标。



扩展资料

PCB尺寸过大,印制线条长,阻抗增加,抗噪声能力下降,成本也增加;过小,则散热不好,且邻近线条易受干扰。在确定PCB尺寸后,再确定特殊元件的位置。最后,根据电路的功能单元,对电路的全部元器件进行布局。

在确定特殊元件的位置时要遵守以下原则:

1、尽可能缩短高频元器件之间的连线,设法减少它们的分布参数和相互间的电磁干扰。易受干扰的元器件不能相互挨得太近,输入和输出元件应尽量远离。

2、某些元器件或导线之间可能有较高的电位差,应加大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免放电引出意外短路。带高电压的元器件应尽量布置在调试时手不易触及的地方。

3、重量超过15g的元器件、应当用支架加以固定,然后焊接。那些又大又重、发热量多的元器件,不宜装在印制板上,而应装在整机的机箱底板上,且应考虑散热问题。热敏元件应远离发热元件。

4、对于电位器、可调电感线圈、可变电容器、微动开关等可调元件的布局应考虑整机的结构要求。若是机内调节,应放在印制板上方便于调节的地方;若是机外调节,其位置要与调节旋钮在机箱面板上的位置相适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PCB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路板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