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翻译

作者:山水闲人发布时间:2023-02-20浏览:462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意思是: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该有所不同。一、出处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出师表》。

二、原文节选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三、原文节选翻译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为非作歹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蜀汉公元223年(建兴元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于公元227年(建兴五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出师表》。二、赏析诸葛亮为国家兴亡的忡忡忧心,表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决非仅逻辑缜密,事实确凿而已。此外,文中语言骈散结合,语势自然而有节奏感。正反对比、设喻恰当等,也给文章增添了光彩。

三、作者简介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字孔明,号卧龙居士。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丞相以及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诸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