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人际沟通的原理

作者:浮生发布时间:2023-03-06浏览:463


人际沟通原理——任何使得对方进入我们心理的过程都不免于沟通的存在。沟通无所不在。

哪怕两人不说一句话,沟通也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

在根本不面对、不通话、不接触的状态下,我们内部的心理活动,只要涉及到他人,也可以当成是某种想象中的沟通。这其实就叫“沟通第一原理”。难以想象,两人处于同一时空,却没有沟通发生。结论是,我们不能无视,我们的回避行为、沉默、肢体语言在人际互动中的意义,不能掉以轻心。

人际安全原理——要趋近一个人之前,总是事先检查这个人是否对自身构成威胁,并评估威胁。直觉上对方是友善的,还是不怀好意的?会不会被控制,被吞噬?需要做出什么样的防御?在信息不明时,要如何进行试探?是被动观望,还是火力侦察?对方手里有什么杀手锏?以上这些关系到沟通安全性的考虑,在人际沟通中必然被沟通当事人所重视。为了获得安全感,人们普遍寻求的是已知信息最大化,以帮助自己拥有某种“掌控感”。

而有关安全的信息不充分,不确定,都会导致沟通中的焦虑感,并由此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防御,这几乎是一种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所决定的。结论是,为了有效地进行沟通,我们要努力为对方创造一个叫对方感到充分安全可信赖的沟通环境。由于它的存在,我们需要某种“自我披露”,以显示我们对对方是不具任何威胁性的。

过于保卫自己的“秘密”,封闭自我,让对方渴望了解相应安全信息的意愿落空,也就有可能阻断正常沟通,出现彼此猜疑、猜忌、不信任的隔膜。如何通过主动的自我披露来开放自我,促成对方的防御心理减少,进而同步敞开,许多时候就是打破人际僵局的不二法门。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