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之莲阅读答案
作者:山水闲人发布时间:2023-02-19浏览:457
①莲是我挚爱的意象。在我居住的水乡,有水的地方就有莲的倩影。
我爱的是莲的优美和慧心。 ②一湾碧水之上,莲亭亭如盖。整个莲塘像一块绿色的陆地,一层层的远去。间或,有一枝枝或白或粉的花,在翡翠般油绿发亮的叶间忽隐忽现。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写尽了莲盛开时大气磅礴的美丽,而我则尤爱月光下的白荷。我疑心那白荷的皎洁晶莹是由月华浸染而成的。(A)我仿佛看见莲瓣怯生生地伸出手掌收集四周的露水和月光。
莲于恬静的岁月中给了田园生活一个精致的点缀。③莲塘流动着令人心神摇荡的优美。走过莲塘的人,谁都无法拒绝无法躲避。
只有沉浸其中。文人墨客用无比倾慕的眼神和姿态为莲写诗作词绘画,以至于千年之后我依然能从墨迹中感受到他们在莲面前无法自拔的情形。爱莲写莲画莲之人,借莲歌咏自己心志清远,性格高洁,莲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得到了艺术升华。
④莲盛开在古今中外的诗文与画幅中,皆为洁净清爽之意。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在垂暮之年,把莲塘上众多美的瞬间和形象用颜料固定在画布上,让它们永留人间。清淡素雅的莲是他追求至美的理想主题。他最终力竭倒在了莲池旁,躺在了他心爱的莲的怀抱,亘古与莲相依相伴。
莫奈与莲的情感相融,魂魄相交,他洞穿了人世的芜杂纷繁,进入了幻化的深处。那是自我的世界,也是无我的世界。混沌散开,污浊逸去,心中的莲瓣缓缓展开。无喜无忧,无生无死。
如此境界,物我两忘。⑤众生缘何沉醉于莲如斯!莲是天界与尘世交会顿悟的产物,莲有慧眼,我们见到的佛和菩萨都坐在莲花宝座上,面目慈祥,普度众生。莲的萌生和绽放给人一种茅塞顿开的菩提之悟。(B)碧水之下,是污浊的泥沼,一枝枝莲花挤破浓浓的黑夜从污浊中绽放出一个个美丽的音符。
莲仿佛开在天国的梦幻里,它们无视外围的泥沼。究竟要经历怎样的磨砺,我们的心灵才能开出一枝枝洁净之莲呢?我们能像莲一样,从这个充斥着妍媸、清浊的尘世之中,用明朗澄澈的心灵找到智慧吗?如果我们拥有莲的慧心,就能从一切的烦恼与灰暗中觉悟,而一切的纷扰的繁尘琐屑都能使我们感知它的意义和价值,我们的心灵就能从尘埃中开出花朵来。⑥莲的精魄升华在我们的生命中,让生命化做一朵莲花,把功名利禄全抛下……我想,这是莲昭示于人的天启与期待吧!莲是一面心灵的镜子,可以映出清晰的图象,只有纯正的心灵才能看见心灵的纯正,被纯正所感染。
愿一切爱莲之人以莲为镜,做洁净的人。洁净的人方为真人。让我们的心灵和生命在世俗的尘埃中开出素雅洁净的智慧之莲吧! (选自《读者》2006年第12期)
1.作者通过哪两个方面表现对爱莲的喜爱?
2.文章“洁净之莲”中莲的“洁净”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第④段中作者用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4.请从本文两个画线句中任选一句,结合语境作简要赏析。 ( )句赏析:
5.“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写尽了莲盛开时大气磅礴的美丽”,请从下列诗句中任选一句,说说它们写出了莲怎样的特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3)故园飞黄叶,野塘剩残荷选第()句:
6.结合实际,谈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心灵开出“洁净之莲?参考答案:
1.对“莲”优美外形的描写和对“莲”内在品质的赞赏。
2.①洞穿了人世的芜杂纷繁,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无视外围的泥沼)。②在妍媸、清浊的尘世之中,用明朗澄澈的心灵找到智慧。
3.用具体的事例证明盛开在古今中外的诗文于画幅中的“莲”,皆为洁净清爽之意,莲也使人的日常生活得到艺术升华。
(意同即可)(或古今中外的诗文中莲的洁净清爽和文人墨客因喜爱莲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4.(A)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怯生生”体现了莲的内敛之美,表现出月光下莲汲取洁净的露水和月光时谦逊而又优美的姿态,也映衬了月色下的莲塘和田园之美。 (B)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表达方式。 “污浊”和“黑夜”暗指纷扰乃至浑浊黑暗的尘世,“挤”“绽放”指莲萌生的勇气和力量,生动地展示了莲破泥而出的姿态,表现出莲勇于超脱黑暗、摆脱烦恼的慧心。
评分标准:修辞手法或表达方式得1分,抓住关键字词得1分,结合语境分析到位得1分。
5.(1)描写出的是一中空灵优美的境界,抒发作者恬淡超脱的心情。 (2)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
(3)描写出秋日荷塘的凄美景象,衬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6.①拥有洁净的心灵,坦然地面对得失,善于分析和判断纷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