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敝履和敝屣哪个正确?
作者:烟栀发布时间:2023-02-01浏览:459
敝履和敝屣都正确。
1、敝履
【拼音】[ bì lǚ ]
【解释】破旧的鞋,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
2、敝屣
【拼音】[ bì xǐ ]
【解释】(书)(名)破旧的鞋,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弃之如~。
历史
弃如敝履:意思是丢掉自认为没有价值的东西。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
语本苏代《遗燕昭王书》(《战国策·燕一·齐伐宋》二九1068):夫实得所利,名得所愿,则燕、赵之弃齐也,犹释弊蹝。
《史记·苏秦列传》六九2270作"夫实得所利,尊得所愿,燕、赵弃齐如脱蹝矣"。 语又本《孟子·尽心上》(《译注》317):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意思是舜视天子之位如同破鞋一样把它抛弃掉。 后世多作[弃如敝屣],比喻毫不可惜地扔掉或抛弃。如也作"若",前面多用代词"之"。敝屣也作"脱屣"。
李颀《缓歌行》(《全唐诗》一三三):结交杜陵轻薄子,谓言可生复可死一沉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屣。|明末·朱之瑜《朱舜水集·一八·批《资治通鉴》三十六条》德宗弃宣公如敝屣,其用心可知矣! 宣公:陆贽谥号。
清·赵翼《瓯北诗钞·五言古二·扈从木兰杂诗》:日暮就帐宿,卧席暖方始又欲争前途,弃之若敝屣。 又作[去之如敝履],去:除掉。
南朝陈·徐陵《禅位陈王策》(《陈书·高祖纪上》一《南史·陈本纪上》九270):自羲、农、轩、吴之君,陶唐、有虞之主,或垂衣而御四海,或无为而子万姓,居之如驭朽索,去之如脱敝屣。 又作[如弃敝屣]。
宋·苏洵《嘉祜集·四·衡论上·御将》:捐数千里之地以畀之,如弃敝屣。 又作[遗之如脱屣],遗(yí):遗弃,抛弃。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