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孔子为何拜七岁小孩项橐为师?
作者:大山发布时间:2023-03-08浏览:458
孔子有一句名言叫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所以对孔子来说,只要比他强的人可以说他都会低下头去拜别人当自己的老师,要不然他也不会被我们成为大圣人,就是因为他这博大宽广的胸怀,所以说这就跟我们现在很多人,形成了一个对比,觉得自己稍微有点能力谁都看不起。
而且当时的项橐是真的是一个神童,他们两个当时相遇的时候是在无意当中遇到的,当时孔子在周游列国,然后驾一个马车在路边遇到了玩耍的项橐,孔子就说你的建的土堡挡住我的去路了。然后项橐说只有车让城,哪有城让车的道理,把孔子问的哽住了。
再然后孔子又问了项橐很多问题,他全部都回答了上来,但是项橐又反问孔子的一些问题,孔子可以说答得不怎么好,然后孔子并没有勃然大怒,或者说有更多的辩解输了就输了,果断的败了项橐为师。
从那以后项橐因为孔子的拜师,可以说名声变得很大,很多国家的人都慕名来请他去为自己的国家效力。传说项橐就被齐国请去了,但是因为项橐实在看不上齐国的国君。然后齐国的国君不想要把他让给别的国家,就想把他给杀死,但是派了很多人去杀都没有得逞。
然后就去威胁他的母亲,最后项橐的母亲因为胆子太小,把他的弱点告诉了齐国人,这才把项橐杀死。但是孔子拜项橐为师也从此成为了一段佳话,被世人所津津乐道。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