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何为“太牢”、“少牢”?

作者:小雪发布时间:2023-03-11浏览:456


旧时祭礼的牺牲﹐牛、羊、豕俱用叫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叫少牢。

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礼记》中太牢指的是大牢。

古代祭祀燕烹用羊、豕各一者,叫做“少牢”。少牢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畜。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中低于"太牢"。

拓展资料:《左传.襄公二十二年》:"祭以特羊﹐殷以少牢。"杜预注:"四时祀以一羊﹐三年盛祭以羊﹑豕。

"《礼记.王制》:"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晋陶潜《祭程氏妹文》:"渊明以少牢之奠﹐俯而酹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竹青》:"后领荐归﹐复谒吴王庙﹐荐以少牢。

"清赵翼《陔馀丛考.太牢少牢》:"《国语》'乡举少牢'注:'少牢﹐羊﹑豕也。'则羊与豕俱称少牢矣。其不兼用二牲而专用一羊或一豕者﹐则曰特羊﹑特豕。可知太牢不专言牛﹑少牢不专言羊也。

"一说谓以羊为少牢乃举羊以赅豕。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