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一尺有几米?

作者:大山发布时间:2023-02-24浏览:469


因为1米=3尺,所以1尺=1÷3=0333333米=3333333厘米(cm)。尺是古今都有的,是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

),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

一米等于100cm,古代不同时期,一尺长短不同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扩展资料:一尺为长度单位,十寸为一尺。也作为量词,形容极短或极宽,多含夸张之意,非实指。秦汉时尺长约合今23厘米。

南朝太史令钱乐之依照当朝尺长(合今24.5厘米)更铸张衡浑天仪。隋文帝统一全国后,下令统一度量衡,用北朝大尺(长30厘米)作为官民日常用尺,用南朝小尺测日影以冬至和夏至。唐代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宋代司天监的圭表尺、元代郭守敬造观星台所标的量天尺都采用隋唐小制。

1975年,天文史家从明代制造的铜圭残件上发现当时量天尺的刻度,考定尺长24.525厘米, 与钱乐之浑天仪尺度相符。在1300 多年间,量天尺尺值恒定不变,保证了天文测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日常用尺,则历朝趋向变大。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