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好还是南充高级中学好,做为一名教师的选择
作者:晨曦发布时间:2023-02-08浏览:462
南充高中和八中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你拿成都四七九和八中比还有的一比,南高充其量就是个地方学校,而八中是省级学校,地域差异也就导致了地位差异啊!再说每年的高考清北人数八中也要领先,而且八中的老师素质也要高出不止一个档次啊!这样吧,发篇文章就可以看出八中实力了弦歌浩荡七十载,春风桃李满天涯。9月28日,重庆市一流重点中学——重庆八中迎来了七十周年校庆。
这不禁令人感慨八中历史的年轮。历经七十春秋的沧桑砥砺、整整几代人的努力,昔日深埋的种子早已发芽、生根。 59级校友王成言曾深情地说:“八中是我们的母校,我们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宝贵难忘的中学时代。如果说我们这一代人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人民做点事情,较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与我们在中学时代打下的各方面的坚实基础分不开的,是与母校老师的教育帮助分不开的。” 70年的坎坷曲折,70年的奋斗进取,积淀了70年的历史,孕育了70年的文化,形成了厚重深沉的人文气息,遂成八中今天的辉煌成就。 在人的一生发展过程中,独特的校园环境是那一个阶段学习生活的物化标志,给人一种情感上的归依和激励。走进八中,玉雕山水大盆景、花园小桥桥流水,承载厚重历史的树人楼,与一教楼的墙壁上醒目的“诚、勤、立、达”校训相映成趣,一派和谐氛围。
从1938年到2008年,即使八中校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博大的胸襟、神圣的使命感在现代文明的校园里古今依然。它不仅彰显教育的神圣,传达的还是一种事实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 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八中校园文化在景观设置、物化特色层面的体现。
和谐校园建设是八中学校文化的营造,这种文化的最大特点是生命平等的观念和尊重博爱的思想。 八中的校园文化,体现在“四个注重”,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辐射力、影响力:注重传统美德、时代精神,注重高雅情趣、气质品位,注重参与意识、丰富内涵,注重景观设置、物化特色。 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以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处室、文明家庭为载体,倡导以礼为先、以仁为上、以和为贵、以德为主的育人理念,重点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孝心教育、感恩教育。
长期坚持普法教育,反对封建迷信、邪教伪科学,净化校园风气,形成遵纪守法、锐意进取、文明和谐的教书育人环境。 八中的校园生活活泼快乐,不因读书而失去青少年时期的欢乐;不因考试而丢失学习的兴趣;不因升学而丧失生活能力。它使人脱离低级趣味而走向高尚、典雅;从学生考试优秀到成长优秀,校园文化的浸润符合人性规律与教育规律构筑的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具有科学、民主、人文、开放四大特征,它奠定了八中和谐校园的基石。 和谐校园 塑灵魂精英 去年底,由重庆市教委、重庆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党政企业、社会各界及学生家长,对重庆市教委直属中小学的教育综合项目督导评估中,重庆八中获得了重庆市教委直属中学一等奖。
这是全市人民对重庆八中的最高褒奖,更是对她秉承70年“爱生、敬业、博学、团结”的优良传统,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赞赏。 直辖10年来,八中共培养6456名高中毕业生,其中,进入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以及法国、古巴、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等学府进行深造的优秀学生逾100人;被北大、清华录取学生122名,被复旦、浙大、上海交大、中国科大等全国知名重点大学录取学生逾千名;重点大学录取4036名,占总数的63%;本科录取6057名,占总数的94%;尤其是2005级重点大学录取794人,本科录取787人,占总数的99.1%,创造了高中教学的奇迹。2006年被北大清华录取的学生达21人,2007年更达到25人。 八中的初中教育,即便是在沙区这样一个教育强区,也依然能够独占鳌头。
在2007年的中考中,八中上本校录取线的学生300名,有超过50%的学生顺利考入了市教委直属7所重点高中,上联招线的比率则达到了91.08%。这些指标,连续多年均列全市第一。 在奥赛成绩上,八中学子在全国性的奥林匹克竞赛中“战绩”辉煌。近三年来,八中有14人获得冬令营资格,有83人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科学、天文学等科目,获得了一等奖。
优质教学 开拓新境界 学校长期坚持艺术教育生活化。通过经典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陶冶了学生情操。学校经常性地举办师生摄影展、书法展、画展、音乐欣赏、名著欣赏、专家讲座、自编健美操、艺术节、文艺汇演等活动,学校时时处处弥漫着一种典雅高贵的气息。
一年一度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及各领域专家讲座,20多个学生社团使八中校园充满浓郁的人文、科学气息。 学校常年聘请外藉教师8-10人为学生授课,是全国十五所中美交流AFS学校之一。并与英国利物浦绿岸高中、加拿大学校,互派师生友好交流。
体育方面,学校排球在全国比赛中,共10次获得优异成绩。2002年获“安踏杯”全国少年排球女子组两个第一名;2004年在近100参赛单位中获全国少年女子排球第6名。在重庆市级青少年排球赛中,八中女排8次获得冠军。在重庆市级中学田径运动会中,八中共获得男子组、女子前
一.二名共18次。
在全国文艺表演中,八中学子共获金奖、一等奖4次,如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中,代表重庆市的八中参赛节目舞蹈《红色记忆》获金奖;在重庆市组织的文艺表演中,八中共获得
一.二等奖7次;如演唱《读社戏》获重庆三届艺术节一等奖、第二届学生艺术节综合文艺节目比赛
一.二等奖。 学校还鼓励学子努力参与社会实践,学生调查报告《桥之魅》获重庆市“增光杯”初中社会实践一等奖,《重庆市禽流感成功阻击战背后的隐患》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一等奖。学生科技活动蓬勃开展,在“全国机器人大赛”中荣膺中学组第一名,科技模型大赛四驱车获中学组团体一等奖。
郭隽参加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电脑动画制作”等第四名;傅媛媛、王玉琢在全国青少年五好公民主题教育征文中获一等奖;邱艳同学第三届国际文化服装节CCTV央视模特大赛获重庆赛区第一名;陈天赐同学在市第一届中学生运动会获男子跳高第一名,破一项纪录;廖怡在市田径运动会获第一名,破两次纪录…… 体艺教育 育阳光学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支优秀的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保证。 2003年,重庆八中14名教师参加重庆市重点中学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决赛13人获一等奖,获一等奖人数居全市第一,被社会誉为“八中现象”。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400余教师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热爱学生、勤奋工作。
其中包括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4人,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9人,正教授级研究员、特级教师13人,高级教师144人,“苏步青”奖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1人。有50余名教师赴英、美、加拿大等国学习或工作交流。 在学科优质课比赛中,8人获全国一等奖,30人获重庆市一等奖。
仅近5年,八中教师交流发表的论文有1700多篇,在全国、省市级获
一.二等奖有800多篇,由八中教师参编或主编的教育教学用书600余部,在各项教师技能比赛中,学校8人获全国一等奖,30人获重庆市一等奖。有40余人获全国、市级荣誉称号。 八中现象 精品师资的跨越 学校不仅注重让教师“走出去”,也积极实施“引进来”的策略。学校坚持在每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到校为师生开办讲座,在全校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