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的成语
作者:烟栀发布时间:2023-02-09浏览:456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竹笋的成语吧。
【春笋怒发】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
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斗笋合缝】笋:通“榫”。榫头和卯眼完全密合,没有缝隙。形容技艺高超。
【石压笋斜出】比喻强暴的力量压制不住新生力量的生长。 【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汉人煮箦】:汉:汉中地区;箦:席子。汉中有个人将自家的竹席子当作竹笋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
相关链接:笋字开头的词语 笋鞋, sǔn xié 用竹箬编结的鞋。 唐 张籍 《题李山人幽居》诗:“画苔藤杖细,踏石笋鞋轻。” 唐 张祜 《题曾氏园林》诗:“斫树遗桑斧,浇花溼笋鞋。
” 笋箩, sǔn luó 竹箩。 笋头, sǔn tóu 亦作“笋头”。竹、木等器物或构件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
笋,通“ 榫 ”。 茅盾 《脱险杂记》二三:“你想:轿杠是扎在那太师椅的扶手上的,扶手是接笋在椅座上的,谁敢相信那样的笋头能够负担百多斤的重量七八小时之久?” 笋蕨, sǔn jué 竹笋与蕨菜。 宋 苏轼 《与参寥师行园中得黄耳蕈》诗:“萧然放箸东南去,又入春山笋蕨乡。”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既归竹窗下,则山妻稚子作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
” 笋业, sǔn yè 古代悬挂钟、磬、鎛等乐器的横木,以及横木上的大板。后亦泛指悬挂乐器的架子。 汉 张衡 《西京赋》:“负笋业而馀怒,乃奋翅而腾驤。” 笋石, sǔn shí 尖峭如笋的巉岩。
唐 元稹 《南秦雪》诗:“千峯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笋鸡, sǔn jī 供食用的小而嫩的.鸡 笋舆, sǔn yú 竹舆。 宋 王安石 《台城寺侧独行》诗:“独往独来山下路,笋舆看得绿阴成。
” 宋 陆游 《大醉归南禅弄影月下有作》诗:“天风吹笋舆,快若凌空游。” 清 赵翼 《山行杂诗》:“我老不能行,笋舆代步履。” 笋皮, sǔn pí 亦作“笋皮”。
北周 庾信 《入道士馆》诗:“野衣缝蕙叶,山巾篸笋皮。”一本作“笋皮”。 唐 高适 《渔父歌》:“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 笋儿拳, sǔn ér quán 笋干。 宋 陆游 《假中闭户终日偶得佳句》诗之二:“老夫昔是 青城 客,酒肉淋漓岂本心。还我山家本来面,数拳春笋荐孤斟。
”自注:“ 仗锡山 寄笋枯,一名笋儿拳。” 笋衣, sǔn yī 亦作“笋衣”。 徐迟 《财神和观音》:“如果把一切外表,从高墙,园林,大洋房,一层又一层,像春笋的笋衣一样剥去的话,剥去这百花阵图,剥去内服内裤,剥光来看看,他还不是一个血肉之躯;顶多他更白……更像一只大河马而已。
” 笋脯, sǔn fǔ 把笋煮熟晾晒、加以调料的食物。 元 虞集 《奉别阿鲁灰东泉学士游瓯越》诗:“笋脯尝红稻,蓴羹斫白鱼。” 清 陈维崧 《五月词》:“五月 荆 南饶好味,笋脯茶油、都上 蛟桥市 。
细切黄瓜凉欲嚏,厨香正熟长腰米。”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