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五谷中的菽指的是什么?

作者:小兔兔发布时间:2023-03-04浏览:459


“菽”读作shū,原义是像豆类生长的样子,或指大豆,后来被用作豆类的总称。古语有云:“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

”豆类及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营养,是中国人民饭桌上的常客。

老百姓赖以生存的粮食种类有很多,但是笼统来说基本上都可以用“五谷”代称。所谓“五谷”一般指稻、菽、稷、麦、豆。当然五谷中的每一种谷物具体所指不一,随着时代发展五谷逐渐成为粮食的专属名词。扩展资料:从农业产生伊始我国古代先民,就已经从劳动实践中获得了种植五谷的技术。

由于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所以“五谷”中最开始并没有“稻”。根据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可以得知“麻”才是最原始的五谷成员。而生长在南方地区的“稻”,应该是在“麻、黍、稷、麦、豆”,之后出现的粮食作物。

虽然随着时间推移北方也开始种稻,并且“稻”最终也跻身于“五谷”之列。但由于这种农作物的习性限制,所以只能在南方大面积播种。这一点可以从《周礼·天官·疾医》中找到答案:“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这段记载中所说的“五谷实际上,就是郑玄所说的“麻、黍、稷、麦、豆”。所以可以肯定的说周朝时期,“稻”并未得到大面积推广,也不曾作为主要粮食作物播种。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