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为什么有些比赛叫天王山之战?

作者:山水闲人发布时间:2023-02-28浏览:463


所谓天王山战役,就是一个心理上的分水岭,实际上它的作用就是告诉人们,比赛已经进入了最后的阶段,落后的一方将承受更大的压力,而领先的一方占据着心理的优势一鼓作气即可拿下。天王山之战用于体育赛事方面最早见于围棋,始于日本,不论五番棋的第三盘还是七番棋的第四盘,都被称作天王山,占据者即有最大可能为最后的胜利者。

现在已被体育媒体广泛用于形容各类赛事的重要比赛,但部分说法其实已不太忠于天王山的原意了。

历史上的天王山之战:日本历史上丰臣秀吉夺天下大权的一场战役,也是当时夺争天下的分水岭,自此战后不久,蔓延日本全国百年的内战结束了。(性质上类似于我国历史上的楚汉争霸)日本天正十年(1582年)六月,接到羽柴秀吉——即关白太阁丰臣——求援书信,自觉天下一统的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命令明智光秀整顿本部人马随同出征,光秀见信长所有主力都在各地征战认为反叛时机已经成熟,与明智秀满、松田政近等秘密谋划。六月初一夜,织田信长父子到达京都,“织田”信长宿于城外本能寺,信忠驻于二条城。二日拂晓,明智军突然发动叛乱,“织田”信长死于本能寺大火之中,随即信忠也遇害。

史称“本能寺之变”!事发时正在京都游历的德川家康化装成老妇侥幸逃脱。明智光秀自以为羽柴秀吉前线吃紧分身乏术、而柴田胜家等最快也在一月后才能有所反应,并未抓紧时机备战,每日忙于招待公卿、使节。到直六月十三日羽柴秀吉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率四万五千大军杀来时才仓促应战。

十三日午时两军在山崎天王山布阵,羽柴秀吉以占地利之势,挟优势军力大破光秀,天下大势遂定。注:有文献称做“天目山之战”,疑为误传。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