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闰月几年一次

作者:紫南发布时间:2022-05-20浏览:479


  闰月两年或三年一次。闰月是阴阳合历中的历法概念,特指中国农历每2至3年增加的一个月。起源于公元前104年汉朝太初元年,最初是为了协调回归年与汉历年四季脱节的矛盾,清前采用十九年七闰等闰周法,现在采用冬至岁首无中气月置闰法。

  民间有“十九年七闰”的概括法。农历上,由于平年的12个月总天数要比阳历少11天,于是历法规定每隔两年或三年,就必须增加一个闰月来补大约一个月的差。又由于这个差额不是一个有规律的数字,人们总结出了一个“十九年七闰法”的规律,即是说,在十九年里,我国农历大致应该有七次置闰月的年份。

  在黄帝259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发现之前的此前的颛顼历,以建亥(即农历十月)为岁首已不适用,遂任命司马迁以太史令身分和中大夫孙卿、壶遂及历官邓平、落下闳、天文学家唐都等二十余人,改革历法。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