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纸上谈兵的历史典故
作者:紫南发布时间:2023-02-04浏览:463
纸上谈兵,是一个成语,拼音是zhǐ shàng tán bīng。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意思是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在句中一般用作谓语。多用于贬义。
典故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
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
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
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相关人物
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
相关推荐
- 东风天龙bcm故障仪表不显示转向、大灯指示怎么办?????
- 地板砖多少钱一块?地板砖十大名牌有哪些?
- 如何解决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 bcm故障怎么修复
- 手把手教你手工折纸折纸篮子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00字
- 开学第一课的作文怎么写
- 18年现代悦动有蓝牙功能吗
- 水培风信子正确养法
- 传祺全新M8价格曝光,领秀、大师、宗师三种车型各有何优势?
- 7805并联使用
- 民事诉讼撤诉后还能反悔吗
- 7805能并联使用吗
- 2mm8.4m镀锌铁管的价格多少?
- 别墅门品牌的各地推荐
- 民事诉讼撤诉后能反悔吗
- 2021年瓷砖的运用空间和品牌有哪些?参考价格是多少?
- 风信子怎么水养
- 租房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 金星出演过哪部电影关于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