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如何编制教案

作者:晨曦发布时间:2023-02-07浏览:459


教案编制务必把握以下6个环节。

1、务必吃透教材,做到学点整合。在编制教案前要通读全文,从最高点审视,从最深处剖析,从多角度透视,从而把握全局。课前要对知识点、能力点、重难点、命题热点、学法指导等做到胸有成竹,一目了然;哪些不考,即实践行为能力;哪些要考以及怎么考,即迁移拓展和应用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做,教师才能在课堂上驾驭自如,课后并一种满足、喜悦的心情;否则教师就会模模糊糊,心理不踏实,学生也就抓不住要领,不知所以,给以后上复习课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2、务必超前备课,保证质量。为了保证教案的质量,使教学设计更贴近生活,趋于完善、合理,从教案的形成到上课时使用,要有一定的提前量(4-6天为宜),以便在一周中查找资料,发现身边的事例,进行修改、补充、吸纳一些新的信息。资料积累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从书刊、新闻媒体中获取。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晚十分”等栏目中经常有很宝贵的教学资料。二是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捕捉身边的一些典型事例、现象。可根据具体情况速记入脑海或记录在本子上,做摘记或索引,剪贴、复印、转入电脑储存,建立资料卡片分类储存等。三是要求全校综合科所有教师都要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教研会时相互交换,从而达到资源共享,这是广泛获得实用性资料的最有效途径。

3、务必编写学生信息反馈的预测。如对一些教学内容的讲解,学生听不懂,有困惑时怎么办;组织讨论,讨论不起来怎么办;让 学生提问题或举例子,学生的不出来怎么办;关于这部分知识内容,学生可能会联想到,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对此都必须做资料上、思维方式上的准备。

 4、务必精心设计问题。提问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基本形式。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能够激活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5、务必研究新课的导入。教学导入好:

一是可以引人入“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学习欲望,使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二是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必要的过渡和铺垫,引发学生思考。

6、务必编制好归纳小结,指导实践。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课堂小结非常重要。小结绝不是把所学的内容简单机械地重复一遍,而应该是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升华,观点的进一步引导;它能起到统摄全课,画龙点晴的作用。进行课堂小结应尽量以学生为主,教师补充和评价。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