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农村三部曲,都是什么?

作者:紫南发布时间:2023-03-01浏览:453


农村三部曲,有两种说法:第一是指洪深创作的《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三个剧本的合称;第二是指茅盾创作的三部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的合称;洪深的剧本《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简介《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这三部作品都是描写30年代中国农村的,所以被称为“农村三部曲”。这三个剧本可各自独立存在,但其中内容和人物又有所联系。

独幕剧《五奎桥》写于1930年冬,是三部曲中最早也是最好的一部作品。

它围绕拆桥与护桥而展开的一场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群众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表现了农民群众不可抗拒的革命力量。三幕剧《香稻米》作于1931年秋,写的是“农村经济破产”。四幕剧《青龙潭》写于1932年,写农民去青龙潭求雨的故事,内容实际上突出了农民保守落后、愚昧无知的一面。该三部曲从30年代初期江南农村生活中撷取素材,编织故事,塑造人物,通过戏剧冲突反映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广大农民群众的苦难生活和英勇斗争,是“五四”以来第一次较全面反映农民状况的剧作。

茅盾的小说《春蚕》、《秋收》、《残冬》简介该三部曲以“一·二八”事变后的江南农村为背景,通过老通宝的家境由小康走向破产的变迁过程,揭示了旧中国农村经济崩溃、农民贫困的社会根源和青年一代奋起反抗斗争的历史必然性。“农村”这个总主题,是从不同角度分别体现在这三个短篇中的。《春蚕》(1932年)通过“春蚕”丰收反而使蚕农破产的畸形现象,揭露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入侵和买办资本家吞并民族工业所造成的恶果。

《秋收》(1933年)描写国内各种压迫逼得农民铤而走险,以“吃大户”方式进行的斗争。《残冬》(1933年)叙述生计无望的农民被迫进行的自发斗争。这三个短篇连续成一幅相当完整的农村生活图画,是作者大手笔地描写中国农村生活,分析中国社会的性质,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取向的一部完整的力作,其中以《春蚕》最具艺术特色。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