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名不正言不顺是哪家思想

作者:小雪发布时间:2022-06-02浏览:469


  名不正言不顺是儒家思想。“名不正,言不顺”原来的意思是:在名分上用词不当,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要与自己的地位相称,不然道理上就讲不通。“名不正,言不顺”源自孔子提出的正名论,出自战国时期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编撰的《论语·子路》。《论语·子路》主要叙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名实论的介绍

  名实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之一,自先秦开始,诸子百家就开始了名实之辩。名实论之“名”指的是名称、形式,“实”指的是则是内容。因此名实之辩也可以看作中国的形式与内容之争。在这场大讨论中,儒家代表人孔子则提出了“正名”的主张,若名不正,则言不顺。

  孔子的正名论

  所谓正名,就是辩正名称、名分。孔子主张“正名”,强调以礼为原则做到名实相符,言行一致。孔子以周礼为尺度,以理想的“名”去匡正现实,要求人们正其名,言其顺,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认为为君应该像个君的样子,为臣的应该像个臣的样子,君之实要符合君之名,臣之实要符合臣之名。孔子的正名思想具有一定的认识论和逻辑学意义,第一次指出了事物的名称、概念和实际事物应当相符的观点。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