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来历和起源50字是什么?
作者:晨曦发布时间:2023-03-01浏览:459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
“正月一日,造桃符北京大康桃木工艺品--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
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
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故事:相传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里,有一个鬼域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
相关推荐
- 理的组词是什么
- 我现在迷上了吃虾,天天吃,吃多了会不会对身体有害?
- 全合成机油和半合成机油的区别是什么?
- 感恩母亲作文
- 2022成都车展:实拍路特斯ELETRE设计师主题款
- 谁知道古缇蒂亚女包怎么样?古缇蒂亚牌子包包的质量好吗
- 黄山栾树与无患子哪个好?为什么?
- 璐瑶的含义是什么
- 支付宝扫码付款可以联系到对方吗
- 立冬吃什么最好 立冬吃什么传统食物
- 风管生产线设备厂家
- 黄山栾树的什么品种是三角洲的
- 理组词有哪些…
- “琴棋书画诗酒茶”的前句或者后句是什么?
-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好吗,最真实的?
- 古缇蒂亚女包是真皮吗
- 不锈钢风管厂家
- 半合成机油和全合成机油有什么区别
-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什么
- 园林绿化如何选择种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