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高考制度的利弊
作者:残颜发布时间:2023-02-19浏览:459
高考制度的利
1、为每个人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可能
高考制度延续至今,经久不衰,必然有其存在合理性。从学生来看,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能够促进社会阶层流动,为农村贫困学子改变自身经济地位提供条件。
2、保证高校生源质量平衡
高考保证了每个大学学生入学水平不会出现过大的差距,高中低水平的院校生源保持大致平衡。
3、选拔优秀人才
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高考的最终目的和功能是为社会创造和选拔人才,促进社会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有益于个人与社会共同进步。它能够严格选拔,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
高考制度的弊
1、一考定终身现象,给学生带来巨大心理压力
高考制度的存在让我们不得不存在应试的学习心理。学生们面临着巨大的来自社会、家庭和自我期望的压力。
2、埋没“偏科”的特长生人才
高考制度本身最终看的是总分,日常生活中发现,也有很多偏科现象的学生,在某一学科非常具有天赋和特长,但部分科目却惨不忍睹,在高考总分计算的情况下,对这样的学生存在着“不公平”的情况。这也直接导致了这类学生没办法到大学继续学习,挖掘自己的特长与天赋。
高考制度发展历史
1952年,全国开始实行统一高考,当年共有5.9万人参加考试。从初行到暂停再到恢复,中国高考制度的发展历经波折。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的招生工作会议在太原晋祠宾馆召开。
1977年高考恢复以来,高考制度不断完善,向着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方向努力。
2002年3月9日,出席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的20多位委员与教育部、财政部的有关领导就我国高考制度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进行交流。
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选分”到“选人”,高考制度迎来40年来最大变革。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
相关推荐
- 东汉时期我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监测报告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它的发明者是谁?
- 天龙八部黄日华版的全部演员有谁?
- 轴承与轴生锈或烧死怎么拆卸
- 阴阳师樱花妖的台词都是谁发出来的呢?
- 2022年新高考二卷语文共多少题
- 电机轴承坏了,怎么取下来换阿?
- 坏的轴承只有外圈了,怎么弄出来!急!
- 泰剧《铁石心肠》里石拉的扮演者叫什么名字啊?
- 机器上一个嵌入弍轴承坏了外壳怎么取出来?
- 净水剂是普货吗
- 2021全国二卷高考作文题目 2021全国二卷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
- x标志的车是什么牌子
- 保罗威仕,属于什么档次的品牌
- 黄日华版雪山飞狐电影版演员表
- 卡宴后改波尔多红内饰容易异响吗
- 阴阳师逢魔之时怎么玩 逢魔之时事件介绍
- 国五货车OBD指示灯亮是什么故障?
- 2012款马自达6空间表现
- 世界上跑的最快的车
- 《射雕英雄传》监制王天林如何评价黄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