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成功的教育案例_班主任工作成功经典案例分析
作者:残颜发布时间:2023-02-19浏览:455
作为班主任,如何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只有采取不同的 教育 方法 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班主任工作成功经典案例分析,希望你会喜欢。
任何人自身都存在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缺点,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人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我素质的内在需要。容忍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并不意味着对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视而不见,听之任之,而是在承认自己存在不足和缺点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克服自己的缺点。作为班主任应时刻观察与利用真实的生活背景,让孩子到这些背景中去活动,去冲突,去体验,去逐渐形成正确地认识和行为模式,顺利完成他们对自我的认识与肯定,从而自信地面对生活。 去年,我班转进一名这样的学生,他很“懒”,讨厌做作业,拖拉、潦草、错字连篇,本子破烂,做作业时心不在焉“短斤少两”错误百出是经常的事情,常常令同学大笑不止。更糟的是,他不爱上学,他是家中三辈单传的“小皇帝”,每当感到学习不愉快、不想做作业时,就会“生病”,一病就是一两周。刚刚转入的第一天他的妈妈就跟我说:“孩子学习怎么样无所谓,只要他能坚持上学不生病就行”。他的孩子只能哄不能批评,说一句就会上火生病,就上不了学了…… 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已有十几年了,还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家长。
以往的家长孩子学习不好,他请求你帮助严加管教,并积极配合,对这样的家长我感到苦笑不得,心想:你既如此,我又何必多费心思呢? 可是,几天下来,教师的良知和强烈的责任感使我无法放弃他,我决定要“治一治”他的毛病。我利用课间的时间,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了他一个新本子,平静地告诉他像他那么又脏又破的作业本必须换掉,而且所有的作业必须重新补起来。小家伙低着头,嘴紧紧地闭着,露出为难的神色。
我神情严肃,在他的作业本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几个汉字,然后告诉他,要求有两个:把字写好,爱护好本子。知道没有商量的余地,小家伙只好低着头在旁边写了起来。我一连留了他三个课间,他的字稍稍有了一点改进,可其他地方离我的要求还相差十万八千里呢。
下午放学时,我把孩子的部分缺点指了出来,并委婉地告知家长,我会努力帮助孩子迎头赶上的,还当着家长的面表扬了孩子的变化。凭着多年的 经验 我认为家长会很高兴,可是事与愿违,我深深的感觉到家长不悦的神情。第二天,家长捎话来“孩子病了……”整整两个星期孩子没来上学,这期间我去他家两次,孩子很快活,可一见到我立刻像“霜打的茄子”。典型的 学习态度 差,咋办! 终于,他又回到了学校,我尝试改用欣赏的眼光审视他、引导他、教育他。
首先,允许他自愿做作业,可以全做,也可以选做,还可以不做,然后赋予他管教的权利,每日早上他负责检查本组的作业,如果出错其他学生决不能笑话他,一定要帮他纠正过来。他对此事非常热衷,趁次机会我教育他一定要把题检查准确,不能让同学小看你。他欣然接受,这次我看到他下课没有立刻跑出去,竟认真做起题来,我当即表扬了他,并破例给他加了一颗星。后来,我经常注意他,每次做值日,别人都走了,他还把桌椅摆得整整齐齐,把垃圾倒掉,然后恭恭敬敬地和老师再见。
学校举行拔河比赛,他在场边拼命地为我们班队员加油,最后输了,他伤心地哭了……为此,我把他的种种 事迹 ,当典范进行大肆宣扬,把他的照片贴上了光荣榜。就这样在我的不断夸奖、引导下,他慢慢地开始写作业了,潦草的字迹也变得工整 了,“检举别人”变成了“督促别人”。现在已能主动地完成作业了,最重要的是再也没有生过病。看到孩子不同寻常的突变,家长也有了变化,他们开始偶尔地帮助孩子辅导作业了。
原来几次生病没做的功课也都补上了。看的出他现在每天都把上学当成了快乐的事,从前那个愁眉苦脸的小家伙现在脸上天天挂着笑。 小学生正处于一生中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教育和引导。
班主任的特殊身份是班主任成为学生学校生活中的主要依靠对象, 成为影响学生的“重要他人”。因此,班主任应做学生学习、生活、心灵的导师,做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引路人,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成功的教育案例篇二 转眼我在班主任工作岗位已工作了一年。
回首这一年,作为一个刚 毕业 的完全没有班主任工作经验大学生来说,只有摸着石头过河。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回顾班主任工作,自己的也感到受益匪浅。深刻体会到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性工作,是一种塑造人的心灵,雕琢人的感情与性格的活动,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
虽然只是作为一名普通班主任,但是与学生的相处让我感触颇深,下面我想谈谈怎样转化后进生的问题。充分利用德育的教化作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后进生在每一个班级都存在,做好后进生工作可以挽救一个人,由此也可能引发这个人 其它 方面的成功,还可以由一个人的转化来带动整个班级。
因此,这项工作对班主任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年来,我一直努力正确认识后进生的心理特点用爱心帮助教育后进生。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案例:2011年第一学期开学不久,我发现我班后进生冯文俊同学有许多毛病。比如上课总是迟到,在课堂上总是克制不了自己打瞌睡等等。
刚开始,我用一种非常严厉的口气告诫他不能够这样那样做。但是这边刚说完,那边他老毛病就立刻犯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电话家访,我发现他家庭环境比较优越,但是,父母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形成了孩子自由、散漫的性格。
在与同学的接触中和学习上表现出来的自负心理比较强烈,受钻牛角尖,学习不认真。我心想,像冯文俊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我找他谈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