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大熊猫为什么降为二级保护动物
作者:紫南发布时间:2023-02-04浏览:457
大熊猫现在仍然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只是由于近年来,大熊猫在我国的保护下,种群数量正在逐年恢复,使大熊猫从濒危物种降级为易危物种,这是人们对大熊猫的重视和保护取得了成效。但大熊猫目前并没有被降为二级保护动物。
7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介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得到系统、完整地保护,野生生物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00多只,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
大熊猫“被降级”,意味着中国的环境和生态变好,这是客观事实。其实,大熊猫的“被降级”有科学依据,也就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制定的《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
根据该标准,物种分类为9个级别,根据数目下降速度、物种总数、地理分布、群族分散程度等准则分类。现有分类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数据缺乏和未评估。
大熊猫寿命:
大熊猫我国的重点保护对象,但是大熊猫也和人类一样,有着生老病死,一般来说,熊猫的平均寿命在25岁左右,这相当于人类的70岁,目前人类已知最长寿的大熊猫寿命为37岁,相当于人类103岁,这只大熊猫名叫“佳佳”,两年前已经接受安乐死死亡。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