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品牌的国产车比较好?
作者:紫南发布时间:2023-02-04浏览:465
我大致把国产品牌分成一二三线:一线品牌都具有很强的技术储备和底蕴,水平明显要高于同级别的合资品牌,旗下的大部分产品都推荐购买。二线品牌在产品力,或者品牌号召力方面和一线有着一定的差距,不过也已经达到了同级别合资车的水平,属于可以购买。
我们先说三线:也就是不推荐的国产品牌1.组装车企: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东家买发动机,西家买变速箱,自己设计个外壳就说是自己造的车。感觉更像是攒电脑一样。这类车企有一个最明显特质:大部分使用的还是三菱的发动机,并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说众泰、猎豹、东南、甚至是北汽、东风这样的国企,一样是三线。
2.未必活得下来的品牌:以造车新势力为主,混得好的当然不在此列了,但是有一些举步维艰,一年好几十亿的亏钱,谁知道哪天给自己亏炸了,到时候连个售后的地方都没有了。这里就不点名了哈,毕竟说谁也不合适,这些造车新势力能活下来的,没准就是国产特斯拉,可是我觉得大多都活不下去。纯电车的门槛太低了,现在有钱就能入局,群雄逐鹿。
就我个人而言,所有超过20万的纯电车,不能提供电芯终身质保的纯电车,我都是不推荐的,大家自己对号入座吧。
3.销量太差的品牌:比如说江淮,比如说力帆,比如说海马,海马有自己的发动机,实话实说,水平还真不差,可是没赶上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现在销量已经有点惨不忍睹了,只能归为三线。像是江淮,人家也有自己的技术储备,甚至和一线品牌比也不容多让。
有自己自主研发的发动机,但是水平就很一般了,口碑也没做起来。在我们这,几乎成了白事专用车,人想买都不敢买。现在只能靠给人代工。
二线:可以购买,但未必是最佳选择 二线三线的门槛,主要看技术储备和产品力,而且二线车企活下去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比如说上汽的荣威名爵,产品力肯定是有的,性价比也不错。荣威除了部分搭载干式双离合,不值得推荐以外,大部分车型都有同级别合资车的水平。名爵也是如此,性价比很高,外形设计也很符合年轻人的审美,买是没有问题的。
还有广汽传祺,GA
8.GS8以及M8的第三代2.0T发动机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不到20万的售价,性能表现不逊于30万级别的合资2.0T。包括新能源领域,广汽也颇有建树,埃安系列的纯电 汽车 性价比非常高,像将要上市的AION Y,500Km续航只要12.69万元,相当厚道。个人认为广汽已经有了一线的实力,只是品牌认可度还略逊一筹。 除此之外,我把长安也归为二线。
我知道,一定有很多人持不同意见,不管从销量、技术、产品力还是从品牌认知度上,长安都有一线的实力,但是它的某些做法让我不敢苟同。比如说被懂车帝扒出的后防撞钢梁减配,以及参数虚标。乃至于UNIK的麋鹿测试厂商的反应,都显得不那么厚道。我认为一线是可以代表“中国制造”的,而长安的这种做法,让我无法认同。
这一点愿意喷你们就喷吧,我还是决定保留意见。 一线:国货之光 其实大部分一线和二线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像是广汽的一些车型,我也经常推荐。如果说一定要有所区别的话,就好像组建一支国家篮球队,我觉得一线是主力,二线是替补。
1.奇瑞:主力控卫。 旗下品牌捷途、星途,两手都能突破,左右开弓。捷途主打低端价位,物美价廉。
所有1.6T+湿式双离合的动力组合都值得购买。而且捷途质保超长,保10年20万公里,相当良心。星途则是偏高端品牌,之前的星途我并不太看好,主要是因为缺少当家2.0T发动机坐镇,不过现在星途揽月也出来了,各方面表现都堪称上乘,麋鹿测试还摆了UNIK一道。在20万元价位站稳脚跟不是问题。
本身旗下的瑞虎系列SUV,都有非常不错的产品力(1.6T当家车型),艾瑞泽系列也都有着不错的销量。
2.红旗:主力中锋 。我知道红旗只是一汽旗下的一个子品牌,一汽下面还有奔腾,还有森雅,不过必须把这个品牌单拿出来,一汽是二线,森雅甚至是三线,不过红旗只能是一线,也必须是一线!它就是中流砥柱,就是天生的豪华品牌。
国产品牌目前的技术、产品力已经完全不属于合资了,但是品牌向上还存在很大阻力,消费者的认知短时间还难以改变。不过红旗有这个天然优势,天生的身高臂长,你不用管车怎么样,从红旗H9上下来,谁也不能说你没面子。
4.长城:主力大前锋 。长城哈弗,包括高端品牌WEY,只有SUV,没有轿车。
就如同四号位一样,就是守护内线,争抢篮板——得篮板者得天下!在 汽车 市场上,则是得SUV者得天下!早期,长城就凭着一款H6打天下,而现在,长城的柠檬平台,发动机、9速湿式双离合,都已经达到了世界级水平。不过现在比较令人担心的是,它在氢能源领域投入了太多精力,这一步走错,恐怕要失掉先机。
5.比亚迪:明星级分位 。
国产品牌如果说一线里的格局,我觉得是一超多强,这一“超”,无疑就是比亚迪。如果说其他一线品牌都有世界级水平,面对国际车企丝毫不虚的话,那么比亚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