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阴陵泉+阳陵泉有什么作用

作者:小兔兔发布时间:2023-02-08浏览:454


阴陵泉 yinningquan 〖取穴方法〗 该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解剖〗 在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

〖主治疾病〗 腹胀,腹痛,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

〖人体穴位配伍〗 配肝俞、至阳治黄疸;阴陵泉透阳陵泉治膝痛。 〖刺灸法〗 直刺 1~2寸。 〖附注〗 足太阴经所人为“合”。 〖别名〗阴陵穴。

〖穴义〗脾经气血在此会合。 〖名解〗 (1)阴陵泉。

陵,土丘也。泉,水泉穴也。该穴名意指脾经地部流行的经水及脾土物质混合物在本穴聚合堆积。

本穴物质为地机穴流来的泥水混合物,因本穴位处肉之陷处,泥水混合物在本穴沉积,水液溢出,脾土物质沉积为地之下部翻扣的土丘之状,故名。阴陵名意同阴陵泉。 (2)脾经合穴。

合,会合也。本穴为脾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会合之处,故为脾经合穴。 (3)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所表现出的五行属性。

本穴物质为脾经地部的泥水混合物,对外输出的是地部水液,与脾经本身的湿热气血相比,本穴的外传之液体现了水的阴寒润下特性,故其属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脾土微粒和地部经水以及由脾土蒸发的气态物。 〖运行规律〗脾土微粒沉积穴周,经水由本穴渗入地之地部,气态物则循脾经上行。 〖功能作用〗排渗脾湿。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阳陵泉 yanlingquan(GB34)【标准定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取法】正坐屈膝垂足位,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取穴。【穴位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小腿深筋膜、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腓总神经在窝上角由坐骨神经分离以后,沿着窝外侧壁到腓骨小头的后下方穿腓骨长肌,分为腓浅、深神经。腓浅神经的肌支支配腓骨长、短肌。

【特异性】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土;八会穴之筋会。【功用】舒肝利胆,强健腰膝。【主治病症】1.运动系统疾病:膝关节炎及周围软组织疾病,下肢瘫痪,踝扭伤,肩周炎,落枕,腰扭伤,臀部肌肉注射后疼痛;2.消化系统疾病:肝炎,胆结石,胆绞痛,胆道蛔虫症,习惯性便秘;3.其它:高血压病,肋间神经痛。

【刺灸法】 刺法: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深刺可透阴陵泉,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下放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