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作者:小雪发布时间:2023-02-19浏览:456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家人培养宝宝的智力是刻不容缓的,培养的能力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与生活,下面我分享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方法。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1
1.身体健康,智力正常。
2.人格完整,意识良好。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白,言行 一致,表里如一,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并自尊自爱,尊重他人,善于调节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其性格、情感都能符合其年龄特点。
3.乐于交流,善于结友。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结交知心朋友,与朋友能沟通心灵,友好相处,对矛盾和分歧,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并有乐于助人的愿望和行为。
4.情绪稳定,乐观开朗。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温度计;乐观能使人心情开朗。保持相对的乐观、稳定的情绪,就能在顺境中积极向上、谦虚谨慎,在逆境中意志顽强并能战胜困难。
5.有所追求,积极进取。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承 担责任。 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的一项统计显示:要求提供心理咨询或矫治的来访青少年中30%是由于学习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
而团省委的一次调查数据也显示:有68.9%的学生认为“压力很大”或“压力较大”,21.5%的学生“说不清”,仅有9.5%的学生轻松地感到学习“没有压力”,有35.9%的中学生已经把“学习太累”当做自己学习劲头不足的最主要原因。 对青少年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通常从政治上、思想上、品德上分析得多,而从心理上分析得少,以简单、呆板、僵化、千篇一律的思想政治工作取代一切,盲目追求升学率,使得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包括竞争力、情绪、情感、性格、自我意识、人格倾向、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等方面,往往处于一种自发形成和盲目发展的危险状态。 传统文化倍加推崇的师生关系被打破,更使青少年失去可容健康心灵成长的大片土壤。
由于缺乏必要的交往,师生间交流互动减少,情感和思想交流渠道不畅,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渐行渐远,而教师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及有偿家教、鄙视成绩差的学生等现象更使师生心理距离越拉越大。调查中,有71.7%的大学生认为师生关系“一般”,甚至有6.5%的大学生认为师生关系“差”,这种现象客观存在,且已不是局部、暂时的个别现象。 家庭环境是青少年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在青少年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其中,影响最为重要和突出的,则当数父母的文化素质、教养方式、健康状况、夫妻关系、经济状况及父母的品德行为等因素,在与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教师及团委书记的个别访谈中了解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多来自生活困难或单亲家庭。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主任张大生更是一语中的: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必有一个问题家庭。
在许多人看来,暴力行为和学校是不沾边儿的事,但严峻的事实是:校园中的确存在着暴力行为。在市希望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了解到,在他们接待的来访青少年中,因受校园暴力影响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占有一定比例,且日趋严重。其中最常见的表现是抢劫,即高年级在校生或流失生向低年级学生索要钱财,被抢者如果没有钱或者钱少就会被殴打,而被抢者由于遭到威胁往往不敢向老师或家长反映,导致实施抢劫者愈发猖狂。而学校及家长往往将预防校园暴力的重点对准校外,却忽视了同为学生的校内施暴者。
校园中的抢劫现象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特别是心理上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许多被抢学生日后想起当时情景仍感到很害怕。 心理健康知识资料:
1.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
2.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3.拥有一个伟大的梦想,设立明确的生活目标。
4.学会自我控制,克服诱惑,活在现实当中。
5.学会舒缓舒解愤怒、低落、忧郁、厌倦的情绪。
6.对自己要时常鼓励增强自信心。
7.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8.注意锻炼身体,展现朝气活力。
9.学会思考,养成积极进取的学习生活态度。
10.净化自己的心灵,追求平和的心境。 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人际交往的自我调适,是人生的一个必然和重要行为。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
1.要学会有利他奉献的人生观的培养。
2.学会角色扮演的心理调适
3.对竞争与合作要有正确的认识
4.接受自己,悦纳他人。
5.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三个度情、理、法。
6.消除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2
1.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2.心理评估的含义 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心理评估既可采用标准化的方法,如各种心理测验;也可以采用非标准化的方法,如评估性会谈、观察法、自述泫等。
3.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焦虑症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对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
2.抑郁症 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3.强迫症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4.恐怖症 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怖症。中学生社交恐怖症较多见。
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最好要及时进行。
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人格障碍是长期同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
相关推荐
- 买东北大米专门用来熬粥喝怎么样?
- 冬枣多长时间会结果子
- 如何加入九三学社组织
- 冬枣几年挂果
- 特种设备q6能开哪些起重机?
- 杜鹃花黄化病怎么防治?
- 欢乐喜剧人 总决赛冠军是谁
- 被黑暗藤蔓困住的鲲在哪
- 搭载2.0T发动机+8AT,车长接近5米!汉龙旷世新车实拍!
- 英语中honest前面为什么用的是定冠词an而不是用a 这是英语中的问题
- 在王者荣耀的抢鲲大作战中,哪个英雄比较厉害?
- 泰国旅游签证最长时间是多久
- 汽车发动机怠速不稳怎么办?
- “南青北白”具体指什么?是哪个朝代的说法?
- 正大510和521区别
- 叶逢春获得欢乐喜剧人第五季总冠军是不是实至名归?
- 怎么折花的叶子
- 号称“中国特供车”奥迪Q6,其竞争力究竟在哪?为何能被消费者认可?
- 保温材料厂家推荐
- 46万的豪华大型SUV?试驾上汽奥迪Q6,真有这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