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在古代颜色也有贵贱之分,哪些色高贵,而哪些色还是非常不入流呢?
作者:紫南发布时间:2023-02-15浏览:455
在中国古代高贵的颜色有五种正色,分别是:青、赤、黄、白、黑。代表低贱的颜色也有很多种,他们被称为间色,分别是:红、绿、紫、碧、骝黄。
1、五种正色
这5种颜色是比较高贵的5种颜色,比如其中的黄色就是皇帝才能用的颜色。这5种颜色之所以会被认为是高贵的颜色,是因为它们的制作工艺比较困难,在古代生产力比较落后,想要生产出这5种颜色的衣服,而且颜色纯净的话,需要消耗很多的人力物力。
这就导致这5种颜色的衣服的价格比较高,慢慢的这就演化出了一种等级制度。人们会慢慢觉得身着这5种颜色衣服的人是位高权重或者身家丰厚的人,所以他们就对这些人比较尊敬。这种等级的划分起源于奴隶制,在后来的春秋战国以及后面的朝代中逐渐被完善。
2、五种贱色
这5种颜色之所以会被认为是低贱的颜色,是因为这5种颜色的制作比较简单。它们是由上述的5种高贵颜色混合出来的,不需要经过提纯。所以人们普遍觉得这5种颜色代表着一些低贱的事物,比如平民百姓。这5种颜色的染料的获取并不困难,只需要从大自然中提取就可以,不需要再经过人为的加工。由于它的纯净度不高,所以就被别人觉得不够庄重。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有着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些等级制度里面有着很多的要求,而颜色就是其中一种,有一定的身份就会穿对应的颜色。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