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中国的汉朝与欧洲的交往情况怎样

作者:紫南发布时间:2023-02-22浏览:457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一是因为这是一条以丝和丝织品为主要内容的贸易路线,二则是因为中国的丝织品在西方享有盛誉。最早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的是一位名为李希霍芬的德国地理学家,1877年,他在《中国》一书中明确提出在中国的两汉时期,中国与中亚以及印度之间存在着一条以丝绸为主要内容的贸易路线。当然,这一提法还很不全面,后来学者经过多方考证,逐渐对丝绸之路的外延和内涵加以补充和扩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丝绸之路的概念得以确定下来。

据考古证实,古代中国是惟一掌握了种桑、养蚕和生产丝织品的国家。商代以后到战国这段时期,中国的丝织品已经辗转贩运到了中亚和印度一带。西汉时期,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以西的通道更加便利。张骞出使西域,对丝绸之路的联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自此以后,中西交通日渐发达。强盛的西汉政府对于丝绸之路的畅通也很重视。两汉政府在西域还专门任命官吏,来加强对西域的控制,并保护商旅往来。

随着汉朝的使者和商人络绎不绝地西行,丝绸之路更加畅通。东汉时期,中国曾经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了条支,后遇大海才返回中国。经过丝绸之路,不仅中国的丝绸等特产源源不断地运往中亚、西亚、北非乃至欧洲,同时,也有很多的外国的特产运到中国,很多外国商人也来到中国。

与西亚年、欧洲的往来

两汉时期,罗马帝国、安息、汉朝都曾盛极一时,发展了各具特色的文明,丝绸之路贯串这几个文明地区。自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以后,各文明中心之间的联系比过去紧密一些,直接的外交活动也开始了。

随着两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和通畅,两个文明中心开始了直接交往。当时两汉王朝是空前统一的大国,国力强盛,有力量对外发展,积极对周边民族和国家进行政治、军事活动,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当时两汉王朝的外交活动,通过陆路和海路,几乎遍及亚洲,影响远达欧、非。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开始影响世界。同时,两汉王朝也吸收了有关各族和各国经济、文化的优秀成果,世界优秀的文明成就也逐渐融人中国固有的文化,我国当时的经济、文化大大丰富了。

望采纳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