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该如何写观后感

作者:小雪发布时间:2023-02-20浏览:458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

写作时不能面面俱到,必须找到一个切入口展开全篇,好像一条红线将简介—评论—感受三块内容串连起来。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方法:
1.选择一个人物。一部电影看完,有的同学对主角赞不绝口,有的对某一配角记忆深刻。不管怎样,只要挑选一个人物,透过其言行举止走入他的内心,由此而发表评论,抒写感受。


2.截取一个片断。即选择影片中的一个小故事或一个独立的情节展开。 例如:电影《任长霞》中,表现任长霞一心为民的事例很多。

同学们就可选择其中的一个小故事作为切入口,联系实际谈感受。
3.描写一个镜头。即采用特写或素描的方法,生动描述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一个镜头,引发自己的情感共鸣,进而谈体会说感受。


二.要将重点放在一个“感”字上 不少同学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这样一篇结构的观后感是不合格的。因为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反而像一篇电影内容简介。

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
三.“感”是重点,不等于离开“观” 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头不对马嘴。要让“观”和“感”相吻合。

例如:《火烧圆明园》的观后感,有的学生写了一下影片内容后,就写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如何在中国烧、杀、抢,抓不住影片的主题思想。
四.要联系实际而感 要写好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例如:看了《林则徐》后,可以联想现今社会,看是否有类似于林则徐这样有民族气节或与此相反的人?什么东西给现今人们带来精神和身体摧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 写观后感的方法 通常有三种写法: 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 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 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

谈谈第二种。 题目可以用《×××读后感》,也可以用《读×××有感》。 首先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其次要选择材料。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第三,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

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最后,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