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我想写小说,该怎么写

作者:残颜发布时间:2023-03-11浏览:458


【为什么看小说和写小说】

看小说和写小说是为了精神上的满足,就是现实世界中得不到的事物,在小说世界里得到。现实世界里,很多女孩打着爱情的旗号,实际上是为了男孩的钱,所以小说世界里,真正的爱情,就很吸引人。

现实世界里,情感表达受很多规则的限制,而小说世界里,内心情感能放纵的表达出来。

《海上钢琴师》为什么吸引人?起了大风大浪,钢琴在船上滑来滑去,男主角和朋友还是尽情放纵的弹着钢琴。而且男主角和朋友之间是真情,最后男主角落难时,只有知心的朋友知道男主角落难了,并知道男主角在哪。《海上钢琴师》和《泰坦尼克号》的故事,都集中在一艘船上,没有很多的场景,只要很好的给出读者想要的情感,就能成就经典。

有些作家觉得小说写得好,就是不断增加新鲜事,而不知道成就经典的,只是触动读者心灵的那个片段,即便读完小说,在脑海中也挥之不去的那个片段,能让读者在精神上获得极大满足的那个片段,而不在于故事有多么长。

【描写】

(1)人物描写:

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以及人物的样子(年龄、相貌、体型、穿着、携带、表情)和身份背景。

心理描写:1.自己说:主角告诉别人自己的心理(设置一个能和主角谈心的人),主角内心的自言自语。

2.别人说:其他人物说出主角的心理(侧面描写)。3.作者描述主角的心理(正面描写)。4.读者自己去体会主角的心理。

(2)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时间、地点、景物、气候。

社会环境:社会背景、风土人情。

(3)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人物:人物的样子和身份。

环境:环境的样子。

情节:人物在环境中的语言、动作、心理、状态。

(4)细腻的描写:

写的具体,读者脑海中就能形成清晰、详细的画面,从而使人身临其境。

如果写的抽象模糊,读者脑海中就难以形成影像画面。

名词前多加定语(例如大小、形状、颜色、材质、归属、数量)来限定名词,动词前多加副词(例如程度、频度、方式)来修饰动词,都能使描写细腻。视觉、听觉、嗅觉、感觉都用上,也能增加细腻。动作、姿势、位置的细节描写。

(5)小说中有些描写,无法直接做成影片:

1.作者抽象的概括:作者写角色“他一天忙得很”是生活描写,但是这句话是抽象的概括,而不是具体的描述,所以在影片中没法直接制作出来,但是小说人物说他自己一天忙得很,就能以语言的形式制作出来。小说少用概括,尽量具体。

2.作者描述角色的心理:作者描写角色“其实他内心郁闷。”这句话在影片中也无法直接制作出来,但是由角色自述或别人说角色郁闷,就能以语言的形式,在影片中制作出来。

3.作者描述角色的身份:小说开头写“他是一个老师”,可是影片开场,他走在街上,谁知道他是干嘛的。

【抒情和融入】

人活一辈子,就为一“情”字。小说是用深爱和深情去写的,小说的内容形式就是抒情,而写作技巧只是辅助。

要写自己深爱和深情的事物,否则发挥不了情感。海明威说:“只要别人不打扰你,随你一个人去写,你任何时候都能写,或者你狠狠心就能做到。但最好的写作注定来自你爱的时候。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人所说的话(例如我爱她)是直接抒情,而人所做的事(例如为爱付出,从而体现自己的情感)是间接抒情。用委婉、指代的方式说话,以及托物言志(用物的象征意义来表现人的情感),也属于间接抒情。

演员要求入戏,就是完全把自己当成戏中角色,而忘记现实世界的自己。

作家和读者也要有入戏,完全融入在小说世界里,找到身临其境的、真实般的体验感。

【角色】

(1)按照重要性,角色分为主角和配角。

剧情分为主线剧情(主角的生活,也有配角在内)和支线剧情(配角的生活)。

支线剧情用于辅助主线剧情。

(2)按照好坏,角色分为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

【人称】

第三人称小说:作者作为局外人,描写各个角色,“他怎么怎么样”。

第一人称小说:作者把自己想成主角,主角自述,“我怎么怎么样”。

第一人称小说的缺点:

(1)不适合拍成电影,剧本都是第三人称的。第一人称小说只能以主角的视角,写主角自己看到和听到的事情,限制比较大。

(2)主角自言自语的说“我怎么怎么样”,听着有点怪。

【叙述顺序】

(1)先后顺序:

顺着时间和事件的发展,由前往后的叙述,这是最基本的形式。

(2)倒序:

回忆过去。回忆不要写得太多,因为读者并不喜欢看太多的回忆,而喜欢看剧情怎么�。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