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为什么人死后放在水晶关里不会腐烂

作者:残颜发布时间:2023-02-04浏览:458


馆)。他说,放大镜口径130毫米,是1966年制作的。

后来毛泽东主席做了白内障手术,主刀大夫唐由之测定了视力,并与蔡厂长研究,为毛泽东主席配制树脂眼镜两副,一副看远,一副看书;上级还希望做成适于侧躺着看书看文件,最好别硌脸、硌眼。

蔡厂长和几个老工人一琢磨:看书的做两副!每副一支腿!于是有了“左卧镜”、“右卧镜”,被送到中南海,一直陪伴到老人家临终。蔡登元告诉记者:30年前我们还为毛泽东主席设计了“光学黑板”方案——类似于今天国际会议使用的投影仪,可谓最前沿技术,那时我们并没有任何借鉴。水晶棺加工中最难的是把握平行度,其实这也是眼镜配制的关键技术之一。蔡登元日前向本报记者讲述当年加工水晶棺的情形。

用水晶棺保存遗体,当年只有列宁、斯大林和胡志明,都是苏联制造的,技术完全保密。北京六零八厂当时的党总支书记王著谦回忆,仅仅是靠驻外使馆传真过来的列宁水晶棺照片作参考,技术人员不到两天就提出了加工设计方案,并迅速用有机玻璃做了一个为1:4的模型,造型为正梯形。光学设计研究室主任任夫广说:以一定厚度的五块平面玻璃组合成的这种外形,稳重、抗冲击强度高,符合我国传统棺体形状的特征。

设计的关键之一是确定水晶棺棺板的内倾角,为了保证最佳的瞻仰效果,使瞻仰群众看不到任何反射像,设计人员根据国人的平均身高、瞻仰距离以及各种照明系统的角度,进行反复计算、试验,得到了一个最佳的内倾角,有效地避开了光线反射造成的杂光干扰和虚像。著名光学专家王大珩也亲自来厂指导,根据力学虚功原理,又对每块棺板的力学平衡进行了反复验证和计算,选择了一个最佳平衡点,使每块棺板之间的剪切力达到最小或零。水晶棺的实际的长、宽、高数据,精确到了百分之一毫米。

后来30年的实践证实,几块棺板组合在一起后,即便缝隙之间不使用任何粘合材料,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也不会坍塌。1972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尸出土后,周恩来总理曾调集全国专家研究其防腐技术,主要方法是深埋、低温、避光、避氧及放置多种中草药。有些科研成果被应用于毛泽东主席遗体保护中,如低温、避光、避氧等,都通过现代化仪器实现,可谓世界独一无二,是医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协作的结晶。

全体选矿工人从近300吨水晶矿中选取特级优质水晶32吨,分4次送到北京。第一次用飞机,三次用火车,从东海直接运到北京的水晶22吨,另外,还有运到上海、锦州的水晶矿石各5吨。(毛主席水晶棺是由北京605厂、上海新沪玻璃厂、锦州155厂共同熔制而成)。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