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食邑三千户是什么意思?

作者:紫南发布时间:2023-03-08浏览:456


指封地内一共有三千户居民户(是封建社会制度的军功授爵制)。

1、本为单扇的门,引申为出入口的通称。如:门户、窗户《礼记·礼器》:“未有入室而不入户者。”叶治虫鸟的巢穴。《礼记·月令》:”[仲春之月]蛰虫咸动,启户始出。”

2、人家。《易·讼》:“人三百户。”

3、帐册登记的户头。如:存户、用户。

4、指酒量。白居易《久不见韩侍郎》诗:“户大嫌甜酒,才高笑小诗。”

5、阻止,阻碍。《汉书·王嘉传》:“坐户殿门失阑,免。”

6、由共同生活在同一住宅的成员所组成。

食邑的出处:

中国的公侯伯子男得到贯彻的也就是周朝。基本商鞅变法之后,中国也就一直没有完全贯彻五等爵位制度了。

以军功受爵后,秦国/秦代就是二十等爵,分别为: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汉朝也基本承袭,亦有改动。比如关二哥的汉寿亭侯。

唐代则是九等。凡爵九等:一曰王,食邑万户,正一品;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三曰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四曰开国郡公,食邑二千户,正二品;五曰开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从二品;六曰开国县侯,食邑千户,从三品;七曰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八曰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九曰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

明代则是亲王、郡王、公、侯、伯。然后又有了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一系列复杂的世袭爵位。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