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水磨调是什么戏曲

作者:浮生发布时间:2022-06-11浏览:1049


  水磨调,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明中期由顾坚、魏良辅等艺人对四大声腔(海盐、余姚、弋阳、昆山)的昆山腔做了改革,被称为“水磨调”,低回婉转,悦耳动听。文人按曲填词,昆腔唱遍大江南北,成为明后期以后主要的唱腔。到清乾隆、嘉庆时期,统治曲坛的昆曲进入宫廷,脱离人民群众,逐渐被弋阳腔、秦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等地方小戏所取代。

  水磨调的历史起源

  水磨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之雏形。

  水磨调名字由来

  昆曲发展到明代嘉隆时期,经魏良辅十年改革而成新腔,及至梁辰鱼新编《浣纱记》,因曲调幽雅婉转,唱词典雅华丽,称“水磨腔”,好象古代水磨漆器,水磨糯米粉一样细腻软糯。风靡全国600个春秋,被誉为“百戏之祖”。又曰,新变昆腔在咬字发音上,富有字头、字腹、字尾、开口、闭口、鼻音等各种技巧,喉转声像蚕丝一样轻柔婉转,并兼有弋阳、海盐、北曲的韵味,成为一种舒徐凄婉的全新腔,称“水磨调”。水磨节奏慢,节拍为四分之四拍,甚至是四分之八拍,唱出的每一个字,都要分头、腹、尾三个部分,腔随字转,仿佛石磨碾米,慢吞吞地。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