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什么是COM,如何使用COM
作者:残颜发布时间:2023-02-15浏览:455
COM到底是什么 简单地说,COM是一种跨应用和语言共享二进制代码的方法。与C++不同,它提倡源代码重用。
源码级重用虽然好,但只能用于C++。它还带来了名字冲突的可能性,更不用说不断拷贝重用代码而导致工程膨胀和臃肿。 Windows使用DLLs在二进制级共享代码。这也是Windows程序运行的关键――重用kernel32.dll, user32.dll等。但DLLs是针对C接口而写的,它们只能被C或理解C调用规范的语言使用。由编程语言来负责实现共享代码,而不是由DLLs本身。这样的话DLLs的使用受到限制。
MFC引入了另外一种MFC扩展DLLs二进制共享机制。但它的使用仍受限制――只能在MFC程序中使用。 COM通过定义二进制标准解决了这些问题,即COM明确指出二进制模块(DLLs和EXEs)必须被编译成与指定的结构匹配。
这个标准也确切规定了在内存中如何组织COM对象。COM定义的二进制标准还必须独立于任何编程语言(如C++中的命名修饰)。一旦满足了这些条件,就可以轻松地从任何编程语言中存取这些模块。
由编译器负责所产生的二进制代码与标准兼容。这样使后来的人就能更容易地使用这些二进制代码。 在内存中,COM对象的这种标准形式在C++虚函数中偶尔用到,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许多COM代码使用C++的原因。但是记住,编写模块所用的语言是无关的,因为结果二进制代码为所有语言可用。
此外,COM不是Win32特有的。从理论上讲,它可以被移植到Unix或其它操作系统。但是我好像还从来没有在Windows以外的地方听说过COM。基本元素的定义 我们从下往上看。
接口只不过是一组函数。这些函数被称为方法。接口名字以大写的I开头,例如C++中的IShelllink,接口被设计成一个抽象基类,其中只有纯粹的虚拟函数。 接口可以从其它接口继承,这里所说的继承的原理就好像C++中的单继承。
接口是不允许多继承的。 coclass(简称组件对象类――componentobject class)被包含在DLL或EXE中,并且包含着一个或者多个接口的代码。组件对象类(coclasss)实现这些接口。
COM对象在内存中表现为组件对象类(coclasss)的一个实例。注意COM“类”和C++“类”是不相同的,尽管常常COM类实现的就是一个C++类。 COM服务器是包含了一个或多个coclass的二进制(DLL或EXE)。
注册(Registration)是创建注册表入口的一个过程,告诉Windows 操作系统COM服务器放在什么位置。取消注册(Unregistration)则相反――从注册表删除这些注册入口。 GUID(谐音为“fluid”,意思是全球唯一标示符――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是个128位的数字。它是一种独立于COM编程语言的标示方法。
每一个接口和coclass有一个GUID。因为每一个GUID都是全球唯一的,所以避免了名字冲突(只要你用COM API创建它们)。有时你还会碰到另一个术语UUID(意思也是全球唯一标示符――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
UUIDs和GUIDs在实际使用时的用途是一样的。 类ID或者CLSID是命名coclass的GUID。接口ID或者IID是命名接口的GUID。 在COM中广泛地使用GUID有两个理由: 1.GUIDs只是简单的数字,任何编程语言都可以对之进行处理; 2.GUIDs可以在任何机器上被任何人创建,一旦完成创建,它就是唯一的。
因此,COM开发人员可以创建自己特有的GUIDs而不会与其它开发人员所创建的GUIDs有冲突。这样就消除了集中授权发布GUIDs的必要。 HRESULT是COM用来返回错误和成功代码的整型数字。
除此之外,别无它意,虽然以H作前缀,但没有句柄之意。下文会对它有更多的讨论。最后,COM库是在你使用COM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