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皮是什么
作者:Judy发布时间:2023-02-09浏览:457
苕皮是四川重庆火锅里面很常见的一道菜品。苕是指“红苕”,是四川话里对红薯(地瓜)的称呼。顾名思义,苕皮就是一款用红薯淀粉做成的宽粉条,因为很宽,所以称为“皮”。(就好像“凉皮”)其实在成都,苕皮出现在火锅店的时间是相对比较晚的。
红薯粉:
在苕皮之前,最流行的是这个玩意(摄于成都某家冒菜馆):这是一种比苕皮更窄一点的粉条,也是一种红薯粉,做法跟苕皮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因为经常用来煮火锅,所以四川人直接就管它叫“火锅粉”。
苕皮食用方法:
(1)火锅:将包装袋撕开,把苕皮每片分开装盘,待火锅汤料煮沸后放入。1—2分钟即可食用。
(2)中餐:将包装袋撕开后将苕皮放入沸水中过一下,捞起后可配炒回锅肉等。或者用豆芽等时令蔬菜合炒,风味独特。也可做凉菜。
(3)凉调:沸水煮1分钟左右,捞出放入连开水中冷却,加入各种蔬菜、肉食品、调味品即可食用。
(4)烤苕皮:
烤苕皮有句话叫作“苕皮不剪,多加泡萝卜”。烤好后,外脆里糯,咬一口,满满的泡萝卜和葱花香。有人喜欢“苕皮不剪”,也有人喜欢任其发挥,只要没跟老板说,全都给你剪掉,没有脆皮却依然糯叽叽的,照样有人喜爱它。重庆人喜欢这么吃
(5)油炸苕皮:
油炸是越来越少了,没有烧烤那么吃香。可不论炸多久,都软糯十足的苕皮。苕皮很厚很软,薯粉味道很香,炸好后自己在旁边刷辣椒面,好吃到不行。
(6)煎苕皮:
小豆腐从贵州流行到重庆,因为口味相近,在重庆也一度很火。“苕皮星人”在吃小豆腐的时候,发现了苕皮新大陆,虽然没有夹任何佐料,但是煎得滋啦滋啦作响,表面上冒起小泡就可以吃啦!蘸上干辣椒面,立马入口,才烤出来的脆皮感,混着干海椒面的香味,保准你还是会爱到不要不要的!
(7)苕皮回锅肉:
只要是炒菜馆子,就肯定有回锅肉。回锅肉在重庆的地位,可想而知。苕皮回锅肉,虽不多见,可也是很多人的心头好。
(8)火锅烫苕皮:
火锅有多好吃,煮出来的苕皮就有多美味。爱火锅的朋友在哪里?吃火锅必点苕皮的朋友在哪里?弹性十足的苕皮,从火锅捞出来后变得绵软Q糯、顺滑爽口,嚼在口中十分粘牙齿,有没有!
(9)干锅煮苕皮:
干锅是最下饭的,不论什么菜都能煮进味,最爱的苕皮也是能变成下饭菜。干锅里的苕皮,大多都煮得过分软烂,却又十分入味,同样令真爱粉非常迷恋。
(10)砂锅苕粉:
在砂锅菜里,苕皮依然拥有一席地位。超过100℃的高温,差一点把苕粉都热化了,但是它还是软而不烂。透过光线,仿佛一块碧玉的苕皮,让人更想一口呼下去。底下还有黄豆芽作为铺垫,把佐料中的油腻消去不少,最后只剩美味。
(11)酸辣苕皮:
重庆几大闻名世界的美食,怎么能少了酸辣粉!其实,酸辣苕皮也照样好吃。它,可热吃,也可凉拌。热乎乎的酸辣苕皮,可以不用像酸辣粉那样要靠一勺杂酱来点睛,没有这肉也照样美味开胃。而凉拌的酸辣苕皮,既可当主食,也可成为一道菜。切一点儿小米辣在里面,更能凸显出这道美味的香。中和过酸的醋味,在占据主要味道的同时,又不压住油辣子的香味,所以好吃到爆炸!
苕皮由什么制成?
苕皮是用红薯淀粉加工而成的。
制作苕皮:
1、食材:红薯淀粉100g、水150g、油适量。
2、做法:
(1)红薯淀粉加入水搅拌好,放置20分钟左右,然后用筷子搅拌好至无颗粒。
(2)锅里盛水烧开,取一个盘子涂上油,将少许的红薯淀粉水倒入。
(3)锅中水开后将盘子放进去,盖上盖子。等一两分钟见盘子中的苕皮起大泡的时候便可以出锅。
(4)将盘子放在一个有大量冷水的盆子上浸一下,苕皮就容易取出来了。
注意:
每做一张苕皮,都需要在上面涂一点油,以免下一张苕皮放上去会粘连在一起。
苕皮孕妇能吃吗?
主要含量是淀粉,是粗粮制品,经常食用有利于营养均衡,增进肠道蠕动,有利于通便。苕粉的口感爽滑,所以孕妇是可以吃的,但是要相对应的减少其他主食的量,避免能量过剩。
苕皮营养价值:
红薯是世界卫生组织评选出的“十大最佳蔬菜”冠军,营养学家也赞红薯为“营养最均衡食品”。红薯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除具有减肥、抗癌等功效外,还可有效防止骨钙流失。同时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抗癌,预防肺气肿,抗糖尿病作用,有益于心脏。
产品特点:
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烟酸和钙、镁、铁、钾、磷、钠等矿物质。采用优质的红薯、马铃薯淀粉,及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产品加工过程中,原料实行真空技术,保留传统工艺全封闭流水线精制而成。是各类汤锅、火锅的上等菜品中餐用于配炒回锅肉、水煮肉,也可单独制作凉菜,风味独特。其产品宽扁形、具有色泽自然、清香味美、口感劲道、滑嫩爽口、久煮不糊、食用方便、营养健康等优点。
苕皮读作:tiáo pí。 苕读音:[tiáo][sháo],部首:艹。 皮读音:[pí],部首:皮。苕皮是采用优质红薯淀粉为原料,通过先进工艺精制而成。采用真空包装。比传统红薯粉条更卫生更健康。食用更方便。口感筋道。是火锅中餐以及居家餐桌的菜品。
苕释义:[ tiáo ]
1、古书上指凌霄花。
2、〔~子〕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羽状复叶,花紫色,可作绿肥。亦称“野豌豆”。
3、指苇子的花。
[ sháo ]〔红~〕甘薯的别称。
皮释义:
1、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皮毛;
2、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皮;
3、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皮;
4、表面:地皮;
5、薄片状的东西:豆腐皮。
相关组词:
1、皮尺[pí chǐ]
用漆布等做的卷尺。
2、牛皮[niú pí]
牛的皮(多指已经鞣制的)。
3、虾皮[xiā pí]
晒干的或蒸熟晒干的毛虾。也叫虾米皮。
4、面皮[miàn pí]
脸皮。
5、皮带[pí dài]
用皮革制成的带子,特指用皮革制成的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