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的哪一句话观点相似

作者:小兔兔发布时间:2023-02-28浏览:458


用孟子话说“为天下唱,宜多应者”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出处:《史记.陈涉世家》,翻译:向天下人倡导,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陷于孤立。

是由孟子以及他的弟子编写。以下为两句各自出处:第一,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项燕为楚将,数(shuò)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出自司马迁《史记》中的《陈涉世家》。第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朝代:先秦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伋的再传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

人称孔子为“圣人”,而孟子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他继承孔,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提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君主要“与民同乐”,他希望人们能安居乐业,生活有保障。


声明:部分资源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知识,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或者知识有谬误之处,麻烦通知删除,谢谢!联系方式: zzsla2022#163.com